周一我写了一篇《牛回速归》,表示内资机构和外资正在看多、做多中国核心科技资产,并论述了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叙事正在转向以及宏大叙事对于股市上涨的重要性。可能是大家都觉得“牛回速归”太浮夸了,且不信牛市,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比较低。但事实是外资继续加速买入中国资产,特别是港股的科技股,昨天港股冲高回落后,今天直接反包,恒生科技暴涨超5%,创出三年来新高,恒生指数收复22000点。

在港股的带领下,A股里面的资金的信心也慢慢起来了,创业板指今天盘中一度涨超2%。但我们还是能发现,A股大盘上涨的底气不足,涨的时候看港股的脸色,但港股一跳水A股就会跳。

今天A股、港股同步走强主要有三大利好:
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叙事仍在继续,外资还是很狂热,各家的交易台也是被问爆了,每天刷下来头条都是BABA,有外资机构还把国内的科技股和美股做对标。另外由于deepseek的现象级传播以及阿里和苹果的合作,阿里开始加大资本开支,听说在横扫H20到H200英伟达算卡。去年年底已经传过字节大幅上调资本开支,也炒过一段字节链,当时我还说这是国产算力军备战的开始,目前来看趋势出现了,这将催生国产算力浪潮,芯片、AIDC、云计算都会受益。
财政部、央行2月1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1个月期202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二期)招投标,中标总量900亿元,中标利率2%。而11月份的中标利率为2.16%,下降了16个基点,市场认为这是降息的信号。

据中国基金报称,午盘传来重磅消息,和阿里、腾讯等多家科技公司有关,港股随之走强,马云最近露脸确实比较多,而且这一轮科技翻身战也有赖于这批民营企业发力。消息出来后,债市也跳水了,我之前说过债市必跌,这帮悲观派。

盘后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1月m2同比增长7%,低于预期的7.2%;1月m1同比增长0.4%,大幅高于预期的-0.5%,已经转正了;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高于预期的4.53万亿元;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6.5万亿。
具体来看今天其它的重磅消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希望和中国、俄罗斯的领导人举行会晤,探讨核裁军的问题。他还提出,希望三国能够削减国防支出。



美股的AI医疗也涨的比较好,A股的医药医疗板块在过去两三年的熊市中腰斩再腰斩,业绩也大幅下滑,筹码很干净。这一次蹭上AI医疗概念,有困境反转的可能,不管最后能不能反转,反正资金愿意炒。
今天AI医药、AI医疗掀起涨停潮,润达医疗、贝瑞基因、国新健康、金域医学、思创医惠等多股涨停。

除了医疗外,近期暴涨的游戏、影视、软件等板块都是过去几年业绩比较烂、跌的比较多的板块,都有筹码好、位置低的优点,蹭上AI概念近期都是暴涨。做过23年AI行情的朋友应该清楚,当时游戏、影视也曾暴涨过,游戏ETF一度翻倍,但炒作完后,游戏ETF基本跌回了原点。

最后简单看下盘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幅为0.43%,创业板指涨幅为1.80%,港股恒生指数涨幅为3.69%,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5.56%。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74万亿,涨跌基本各半。

我知道最近有些朋友挺痛苦的,比如拿着红利、nv链的,不仅不涨还被吸血。从我看盘来看,a股现在的特征是题材、消息驱动,量化、游资、散户主导,ai端侧等高位板块乏力,易中天就别说了,医疗、传媒、软件等低位板块借着deepseek的利好疯炒,软件、医疗服务过去几年业绩很拉,股价也腰斩再腰斩,筹码很干净,拉起来比较顺畅,这和23年chatgpt出来游戏板块大牛市有类似。
a股向来都很极端,风格化极其严重,活跃资金都是极其的短线化、逐利化,趋势来了就是无脑抱团,甚至到了贴标签的程度,比如软件涨,就会踩硬件,国产涨就会踩nv,风格不适的时候会极其难受。
但炒作终会有退潮的时候,23年的游戏etf一度翻倍后面都送回去了,去年11月份的重组概念后面也大退潮。现在的应用即使真的受益ai,短期也难兑现业绩,更何况很多可能会被颠覆。赚钱窗口期那肯定要珍惜,但要半分清醒半分醉,个人觉得两会之后,一季报预披露前,炒作将会逐步退潮,届时最好是退守到业绩板块。
在我看来,从中短期交易角度来说,A股的交易的本质就是轮动式炒作,炒作都是一波流,炒完再换新的炒,旧的基本在短期内会跌跌不休,比如节前很强的AI端侧、更早的NV链。
这很像吃席,主力先开一桌,然后吆喝起来,进场吃席的人也越来越多,先进场的人吃的最多,等吃到尾声,主力逐步撤出,留着后进场的人买单,然后主力再新开一桌,循环往复。当然,这里的主力只是个代称,没有百战百胜的人,你在这一波吃到了席,下一波可能是你买单。
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我这个票估值低、业绩很好,但就是跌跌不休,道理很简单,资金都去别的桌吃席去了。
从长期来看,业绩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这个桌的厨师手艺好、菜品多,主力迟早还会来开席的,反而大家都被别的桌吸引走了,你就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坐下来,然后等待即可。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