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县委李书记有点忙,很多干部包括班子成员找他汇报家属、子女属于这次精减编制的范围之内,请李书记想想办法,在精减之前给予调动。李书记的家属和子儿也不停地打电话,让他向这边的蔡书记打个招呼,别把家属和儿媳妇的编制精减掉。
其实,不只是李书记比较忙,只要涉及精减编制的单位,所有的领导都是如此,他们都要求自己的领导想想办法,把单位保住、把编制保住,如果保不住单位、保不住编制,提前调动或提前退休都行。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领导要求,这次事业单位精减编制力度很大、要求很严、标准很高,有的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单位,有的事业单位编制要精减一半,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冻结编制、暂停调动、领导带头。
李书记按文件要求,指示编制办公室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方案,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但是编制办公室的方案还没有拿到李书记手里,很多干部已跑到李书记办公室,向李书记汇报家属和子女的编制情况,有钱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和部分部门主要领导。他们要求李书记在方案出台之前,想办法把领导干部的家属和子女的编制进行调动,单位改制照改、精减编制照减,先把领导干部的家属和子女调动到没有精减的单位空编岗位上。
其实,李书记很理解钱县长他们的想法,也很理解他们所受到家属和子女的指责,自己家属和儿媳妇在隔壁县也不停地打来电话,要求自己给县委蔡书记打个电话,想办法进行调动,否则工作不保,待遇相差很大,甚至会丢掉工作。但李书记每次都耐着性子做他们的工作,包括自己的家属和儿子,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违反暂停调动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影响工作的落实。
但是钱县长、副书记和几个局长认为,李书记之所以不在方案出台之前对领导干部家属和子女进行调动,这么多领导向他汇报他还是无动于衷,主要原因是李书记不是本地人,家属、子女不存在编制精减的问题,割不到自己的肉是感觉不到痛的,要想李书记做“好事”,把领导干部的家属和子女的编制进行调动,必须要让李书记感觉到痛。
有人给钱县长出点子,隔壁县的蔡书记是你高中同学,两人关系很铁,你打电话向蔡书记叹叹苦,请蔡书记做件好事,不要调动李书记家属和儿媳妇的编制,让李书记偿偿家属和子女被精减的痛,只有这样李书记才会考虑我们领导干部的家属和子女编制调动的问题。
钱县长能当到这个级别的干部,脑子不只是用来听的,主要的还是用来想的,他打电话给蔡书记,先是说汇报自己这边编制精减的事,然后顺便问蔡书记这边是否有亲戚和朋友的编制在精减范围内的单位,如果有的话是否需要向李书记打个招呼。
蔡书记告诉钱县长,自己有好几个亲戚和朋友的编制在精减范围内的单位,包括自己的亲妹妹,他们还给他打了不少的电话,希望他能出面做做李书记的工作,能调动的调动,不能调动的提前办理退休也可以。但这个文件精神已经很明确,要求很严格,标准也很高,没有任何可操作的空间,除非去犯错误。所以自己一直没有向李书记开口,也不好开口,况且李书记的家属和儿媳妇也在精减范围内的单位。
钱县长听到这里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说你们领导标准真高,值得学习!
一些领导干部通过几次的汇报,始终做不通李书记的工作,开始转变方式方法,从单一工作转变为集体共同工作,请钱县长带着他们集体共同去做李书记的工作。
钱县长通过同蔡书记的电话,知道李书记的家属和儿媳妇也属于清减范围内的单位,他的“痛”并不比自己轻,哪好意思向李书记开口。所以对他们说,李书记自己带头了,我还好意思向他提不合理的要求,叫他去犯错误!
一些局长向分管副县长,一些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领导向局长,也提出了不合理要求。副县长和局长们同样用上级领导都带头了,我还好意思向领导开口,让领导去犯错误。
这样一级一级地传递到了每一位精减的工作人员,他们看到领导的家属和子女也在精减之例,也就没有二话,整理好个人用品,愉快地离开了曾经的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