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唐安史之乱起,割据藩镇动乱局面时有发生。至唐末五代,藩镇不断入主中央改朝换代,中央禁军成为左右中央政局的主要力量,形成 “兵骄逐帅,帅骄叛上”“废置天子,变易朝廷” 的风气。
后周显德六年,柴荣因 “点检做天子” 的木牌对张永德心生猜忌,将其调往澶州,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同年柴荣去世,幼子柴宗训继位。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谎称北汉、契丹来袭,率军出征途中于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赵匡胤代周建宋后,留用了几乎所有后周朝臣,禁军将领手握兵权,势力依旧强盛。新朝局中,有反对北宋政权的朝臣,如后周旧臣李筠、李重进等,周遭还有北汉、南唐、后蜀等割据势力及契丹带来的军事压力。赵匡胤担忧北宋政权能否长治久安。
北宋建立之初,沿袭后周旧制,禁军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两司。殿前司最高统领殿前都点检在禁军中地位最高,侍卫亲军司分为马、步两个军司,最高统帅为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史。
杯酒释兵权的发生有其必然原因。一方面,建宋之初,赵匡胤留用后周朝臣是为稳定朝局的权宜之计,在政局稳定后,换掉后周朝臣、改易朝局原貌是大势所趋。北宋初期的禁军将领多为后周旧臣,更换将领、除去他们在禁军中的影响力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宋初的禁军高级将领大多追随过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立下战功,资历深且功高权重。慕容延钊、韩令坤资历较赵匡胤还深,地位长期在其上,赵匡胤称帝后还称呼他们兄长。其余禁军将领在后周时虽地位略低于赵匡胤,但在禁军中的资历可与他比肩。
且这些将领在后周时就战功卓著,在禁军中颇有人望,赵匡胤正是得到他们的支持才代周称帝,称帝后也以加封感激他们。
此外,为稳定北宋新政权,赵匡胤听从赵普建议,决定采用削兵权、弱藩镇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以达到长治久安、不重蹈五代各朝覆辙的目的。赵匡胤为人 “豁达大度”,善于恩威并施,愿意用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为杯酒释兵权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参与人物与结局(一)石守信石守信作为赵匡胤的义兄,是北宋开国名将。他在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功勋卓著,成为开国功臣之首。然而,在杯酒释兵权后,正值壮年的石守信激流勇退。次年九月,他识趣地上表请辞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专任天平军节度使。
此后,石守信专注于敛财,“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虽不再掌军权,但却为家族赢得了北宋的荣宠。他的两个儿子都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石氏一家在北宋备受恩宠。太平兴国九年,57 岁的石守信辞世。
(二)高怀德高怀德出身名门,是后周齐王高行周之子。他自小接触军事战谋,精于骑射,少年成名。后周时期,高怀德屡获战功,备受恩宠。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高怀德因拥护有功被列入开国元勋之一,并迎娶了太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杯酒释兵权后,高怀德改任归德军节
度。
随着公主去世,他被废除了驸马称号。太宗继位后,高怀德又被重新加任。但好景不长,太平兴国三年,高怀德患病,缠绵病榻四年后去世。朝廷追封其渤海郡王,谥号 “武穆”。高家虽交出兵权,但将才辈出,家族中五代七人因功封王。
(三)王审琦王审琦祖上辽西,后举家迁到洛阳。出仕后周的他,拼力死战立下赫赫功劳,深得将领信任。柴荣举行宴射会时,他箭无虚发,得到周世宗欣赏。
世宗亲征淮南,他身先士卒,降俘无数。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王审琦因 “翊戴之勋” 被擢升。杯酒释兵权后,他出任忠正军节度使,为政宽简。开宝七年,王审琦暴病而亡,享年五十岁。赵匡胤亲临其府痛哭哀悼,追封他为琅琊郡王,加封秦王,谥号 “正懿”。他的长子王承衍娶了赵匡胤的嫡长女昭庆公主,王家也因此与皇家结亲,世代荣耀得以传承。
(四)张令铎张令铎后唐从军,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他凭借战功职位屡升,显德六年与高怀德分掌军权。陈桥兵变中,张令铎因 “翊戴功” 得到太祖赵匡胤的大力提拔和信任。
杯酒释兵权后,张令铎被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军职,出任镇宁军节度使。为安抚他,赵匡胤让自己的皇弟娶张令铎的第三个女儿为妻,张令铎成为宋太祖的又一亲家。开宝三年,张令铎逝世。
三、事件过程的曲折演进(一)起因与准备赵匡胤深知五代以来,武将拥兵自重频繁改朝换代的历史教训。在赵普的建议下,他决定削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看着身边的禁军高级将领,赵匡胤心中疑虑渐生。
这些将领大多是后周旧臣,功高权重,且在禁军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影响力。赵匡胤担心他们会像自己当年一样,被部下黄袍加身,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为了避免历史重演,赵匡胤开始谋划收回兵权的策略。
(二)宴会上的交锋在那个重要的宴会上,赵匡胤借着酒兴,装出一副忧虑重重的样子。他对将领们说:“我要是没有你们出力帮助,也不会有今天。不过,当了天子,也实在很难,还不如当个节度使快乐得多。
我是整夜都睡不安稳呀!” 将领们听了,感到非常奇怪,纷纷询问原因。赵匡胤直言不讳地说:“这不难明白,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你们虽然没有异心,可是,要是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到你们的身上,你们即使想不干,能做到吗?” 此言一出,将领们个个吓得一身冷汗,赶紧跪下叩头,请求赵匡胤给他们一条生路。
赵匡胤见时机已到,便提出让他们交出兵权,到地方上去做个大官,买田置地,享受荣华富贵,同时自己还会与他们联姻,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将领们明白已无退路,只能俯首听命。
(三)后续影响杯酒释兵权后,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调兵权收归中央,实施兵将分离的更戍制,形成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内外相制” 的局面。
皇权对军队的控制大大加强,赵匡胤再也不用担心禁军将领篡位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赵匡胤还与将领们联姻。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将领的家族与皇室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虽失去了兵权,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种联姻关系不仅加强了皇室与将领们的联系,也为北宋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杯酒释兵权标志着武人干政时代的结束,开启了偃武修文的时机,同时为北宋 “文盛武衰” 埋下伏笔。它为后世封建王朝解决君臣争权矛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宋代乃至后世的政治传统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