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刺张让伍孚刺董卓门客刺孙策郭脩刺费祎,看三国的刺客信条

了一画历史 2023-12-17 21:48:45

中国古代刺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常因政治原因被雇佣,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知的刺客包括荆轲、专诸、聂政、豫让和曹沫,其中荆轲在尝试刺杀秦始皇时失败,但仍被誉为刺客之首。

到了东汉初年,发生了两大刺杀事件,对初生的东汉王朝产生了极大震撼。

面对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的征讨,新莽时期的蜀中割据军阀公孙述采取了非常手段。他派出两名刺客前往军中,先后刺杀了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两名大将岑彭和来歙。尽管他成功刺杀了两位将领,但这并未能改变战局。光武帝采取南北水陆并发的作战方略,同时发兵公孙述,并成功攻破成都,将公孙氏一举歼灭,使"成家"为东汉所亡。

而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更多的刺客上场了。

曹操刺杀张让

《异同杂语》:“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在《异同杂语》中,作者孙盛描述了一段故事:太祖曹操曾私闯中常侍张让的住所,被张让察觉。然后他舞动手中的戟,跳过院墙离开了。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操的绝顶武艺,以至于无人能够伤害他。

曹操试图刺杀张让的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张让是大宦官,他担任的中常侍一职,职掌顾问应对,是影响皇帝决策的重要官职。然而,他专权跋扈,祸乱朝政,搞得天下乌烟瘴气,起义四起。

曹操曾潜入张让的府中试图行刺。但因为张让过于警觉,这次刺杀未能成功。曹操在被发现后,面对追捕的卫士,挥舞着手戟一路打将出来,并成功全身而退。尽管刺杀未遂,但曹操的这一行为并非无的放矢。当时的汉末天下大乱,张让被视为引起动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曹操此次行动,可以被视为是他为了替天下除害的一次勇敢尝试。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然而,却揭开了汉末三国刺客上场的序幕。

伍孚刺杀董卓

伍孚,字德瑜,是东汉末年汝南吴房人,曾担任越骑校尉。在189年9月17日,由于董卓专权,残害百姓,伍孚决定亲手刺杀他。于是,他身穿朝服内怀利刃去觐见董卓。然而事情并未如伍孚所愿,当他把话说完,向董卓告辞时,董卓起身送他到阁门口,并用手亲切地抚摸他的脊背。就在这瞬间,伍孚突然暴起发难,用利刃刺向董卓。然而董卓也不是吃素的,他迅捷地闪开了。紧接着吕布等侍卫进来一下子就抓住了伍孚。最后,伍孚被董卓所害。

董卓后来因为害怕被刺杀,所以让吕布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根据史书记载,董卓让吕布守中庭,即守自己的后院,这导致吕布与董卓的一位婢女有染。这件事情使吕布对董卓心存恐惧,担心事情被董卓发现后自己不会有好下场。从而导致了另外一场刺杀。

吕布奉旨刺杀董卓

在董卓掌握大权之后,他的一些行为也引起了吕布的不满,例如他对吕布的态度并不好,不高兴的时候甚至会向吕布扔手戟。这些都使得吕布在董卓身边感到了压力和不安。

而意图诛灭董卓的王允经常善待吕布,想收买吕布。吕布见到王允后,亲自向王允述说董卓几乎要扔手戟杀害他的事情。听完吕布的叙述后,王允告知吕布自己的诛杀董卓的计划,并希望吕布能成为内应。面对王允的请求,吕布疑惑地问道:“我们是义父义子,这样做合适吗?”王允回应说:“你姓吕,董卓自姓董,你和他并没有骨肉亲情。现在的局势下,自保尚且困难,还谈什么父子之情呢?他掷戟杀你的时候,难道想过父子情面吗?”吕布听后,便答应了王允的请求。

在公元190年,也就是东汉末年的初平二年,汉献帝刘协的病刚刚痊愈,他在未央殿举行了一次大会。董卓以朝服乘车的形式进入宫殿,军队夹道欢迎他的到来,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周围的守卫围了一层又一层。董卓命令吕布等人在前后进行护卫。

王允让士孙瑞亲自写下诏书,并把它交给吕布。吕布则命令他的同郡人,骑都尉李肃和一些勇士,包括秦谊、陈卫等十余人,伪装成卫士的样子,守在北掖门内等待董卓的到来。当董卓一进门,李肃立刻用戟刺向他;但是董卓内穿铁甲,戟未能刺入,只是伤到了他的手臂,使他跌下马车。董卓回过头来大喊:“吕布在哪里?”吕布回答:“有诏书要讨伐贼臣!”董卓大骂:“狗崽子,你敢这么做!”吕布应声持矛刺向董卓,士兵们也迅速斩杀了他。

吕布因此被认为对汉室有大功,他对董卓的刺杀也搅动了汉末的局势。

许贡门客刺杀孙策

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这是《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的一段记载。许贡被孙策杀害后,他的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在公元200年五月初五,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时,他骑的是一匹快马,扈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时忽然碰到了三个人,这三人都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三人欲为许贡报仇。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说完,孙策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余下二人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箭。在对射之中,孙策的面颊中了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

孙策被救回之后,因重伤不治,导致身死。

孙策的去世对面临袁绍大兵压境的曹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原本孙策已经摩拳擦掌向北方了,他的去世导致曹操压力大减。

而曹操的谋士郭嘉在之前就跟曹操说:

“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因此有人认为郭嘉是孙策被害的幕后黑手。

郭脩刺杀费祎

郭脩,字孝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官员,凉州西平人。他曾被蜀汉卫将军姜维俘虏,并在被俘后选择投降蜀汉,刘禅任命他为左将军。然而,郭脩在蜀汉的生活并不平静。253年,也就是蜀汉的费祎担任大将军期间,郭脩试图刺杀费祎。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原本应该是欢乐祥和的,全府上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岁首大会忙碌。在这期间,费祎在宴会上与一众宾客豪饮,很快就喝醉了。郭脩看准机会靠近费祎,抽刀便刺,费祎当场死亡。事发后,费祎的护卫亲兵抓住了郭脩,并将他当场杀死。

郭脩是曹魏的降将,被刘禅任命为左将军。然而他一直想要接近刘禅进行刺杀,但因为经常被刘禅的侍卫阻止,所以未能成功。于是,他改变目标,选择了在一次宴会中刺杀费祎。

尽管曹魏方面的记载和蜀汉方面的记载对于刺杀者的身份有所不同,《三国志·蜀书》的《后主传》及《费祎传》均称刺客为“魏降人郭循”,而在《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则称刺杀费祎者为“故中郎 西平郭脩”。不论刺杀者的真实身份为何,这一事件都对蜀汉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郭脩刺杀费祎的动机,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有一种观点认为,郭脩可能是因为对魏国的忠诚而行动。也有一种说法指出,郭脩和费祎之间存在个人恩怨。无论原因为何,这次刺杀行动最终失败,郭脩被处死。

值得注意的是,郭脩和当时的魏国皇太后郭氏都出身于西平郭氏,尽管二者可能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郭脩在蜀国的行动和决策。

后记

汉末三国英雄辈出,而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很多人选择了刺杀这一简洁有效的方案。毕竟,擒贼先擒王,有的时候只要将对方势力的头脑解决掉,就像一团乱麻理出了线头。

而这时候的刺客姓名已经不再被人铭记,刺客的品性也不会像豫让等人一样大书特书了,而且士大夫阶层已经有人亲自上阵参与刺杀了,比如伍孚、郭脩这些都属于高官级别。他们不再像先秦时代一样,寻找专业的刺客,而是亲自上阵。

刘备也遭遇过两次刺杀,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刺杀事件呢?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创:了一画历史

墨石白滩层浪迆,川涌东边,一道红阳起。万里山河青史壁。千年梦有英雄几。

关注了一,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倒映着红阳的那一朵朵浪花吧!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