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吴永宁.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学出版社,2019.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早餐的香气。
厨房里,许多中老年人正习惯性地倒上一杯热牛奶,一边啜饮,一边翻阅晨报,心满意足地开始新的一天。
与此夜幕降临,另一部分人则选择在睡前喝上一杯温热的牛奶,希望它能像催眠曲一样,带来一夜好眠。
早晨喝牛奶真的适合所有人吗?晚上喝牛奶又是否能带来传说中的助眠效果?

关于牛奶的“黄金饮用时间”,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科学的答案,或许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
牛奶的秘密:是补钙牛奶,一直以来都被誉为“白色血液”,因为它富含钙质,还能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为人体提供能量与营养补充。
对中老年人而言,骨质疏松(即骨骼变脆、易骨折的疾病)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而牛奶中的钙和维生素D,正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

但问题在于,钙的吸收率、蛋白质的利用率,甚至牛奶对睡眠的影响,都和饮用时间密切相关。
如果喝对时间,牛奶就像一名忠诚的护卫,默默守护着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但如果喝错了,它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反作用。
早晨喝牛奶:是滋补还是负担?许多人习惯在早餐时喝牛奶,认为这是开启一天活力的好方式。
但事实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晨饮牛奶。

1.胃肠道的挑战
清晨的胃肠道刚刚苏醒,胃酸分泌尚未达到高峰。
牛奶中的乳糖(即牛奶中的天然糖分)需要乳糖酶来分解,而部分中老年人乳糖酶分泌不足,容易因喝牛奶出现腹胀、腹泻、胃部不适,这就是所谓的“乳糖不耐受”。
2.抢夺铁的“坏习惯”
牛奶中的钙会影响铁的吸收,而中老年人本就容易缺铁性贫血(即由于铁摄入不足,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携带氧气)。

如果早餐以牛奶为主,可能会影响其他食物中铁的利用率,长期下来,反而增加贫血风险。
3.突然的血糖波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喝牛奶可能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因为牛奶中的乳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糖波动较大。
早晨到底能不能喝牛奶?
✔适合的人群:消化能力良好、无乳糖不耐受、饮食均衡的人。

✖不适合的人群:有乳糖不耐受、胃病、贫血或糖尿病的人群。
如果一定要在早晨喝牛奶,建议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并适当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坚果、红枣)。
晚上喝牛奶:真能助眠吗?“睡前喝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这几乎成为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但牛奶真的能让人更快入睡吗?
1.色氨酸的“催眠魔法”
牛奶中的色氨酸(即一种促进神经系统放松的氨基酸),能够帮助合成褪黑素和血清素,这两种物质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但色氨酸的含量并不高,想单靠喝牛奶改善失眠,效果有限。
2.夜间钙吸收更高

人体的钙代谢受激素调控,夜间副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有助于钙的吸收,因此晚上喝牛奶,钙的利用率更高,对骨骼健康更有利。
3.血糖平稳,避免夜间低血糖
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或低血糖人群,睡前适量喝牛奶,可以提供缓慢释放的营养,避免夜间血糖过低带来的不适。
✔适合的人群:想改善睡眠质量、预防骨质疏松、夜间易饥饿的人。
✖不适合的人群:胃酸反流(即胃内容物回流至食道,产生烧心感)、乳糖不耐受的人。

如果晚上喝牛奶,建议在睡前1小时左右饮用,避免刚喝完就躺下,以减少胃部不适。
黄金饮用时间:牢记这两个时刻综合来看,牛奶的最佳饮用时间主要有两个:

✅晚上睡前1小时——促进钙吸收,改善睡眠质量,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下午3-4点——补充能量,避免晚餐过量,减少对骨骼的钙流失。
而空腹或早晨喝牛奶,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应尽量避开。

健康并不取决于一杯牛奶,而是长期的饮食与生活方式。
与其纠结牛奶该早喝还是晚喝,不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取营养,让身体真正从食物中受益。
窗外,晨光熹微,或是夜色渐浓。
一杯牛奶的选择,或许并不会改变人生轨迹,但它能成为健康生活的一个小小助力。

愿每一位读者,在科学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