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哪吒2》的票房已经突破了150亿,再创中国影史奇迹,但反观哪吒汽车,却已经“命悬一线”,处在破产重组的边缘。
曾经融资228亿的新能源“黑马”,如今却累积亏损达到了183亿,不仅被多家法院冻结股权超过11亿,供应商还直接堵在了上海总部打地铺要债,CEO“跳船”辞职......
为什么中国新能源如日中天的时代,哪吒汽车却被时代搁浅?哪吒汽车又是否能力挽狂澜,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四面楚歌
2018年,浙江合众新能源正式推出了“哪吒”汽车品牌,在短短三年内就获得了40亿的D1轮融资,先后登陆泰国、约旦、土耳其等国家,巅峰时期一年卖出了超过15万辆。
但现在哪吒的处境,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四面楚歌”。
如今哪吒位于桐乡、南宁、宜春的国内三大工厂已经停摆,全国各地线下门店纷继退网,拖欠供应商的钱款超过了60亿元。
不少哪吒车主表示手里的车已经彻底沦为“电动玩具”,因为配件缺货,导致车辆长期返修未果,就连一些车险也将哪吒列入了“高危名单”,保费同比上涨40%,不少车型还被拒保。
与此同时,哪吒的CEO张勇却“带头跳车”,在2024年底宣布离职,看到哪吒失去了“领头羊”,不少员工也紧随其后,跟着离职。
而很多留下来和哪吒一起“共患难”的员工,却领着上海最低的薪资,甚至只能拿到薪水的一半,有心无力的处于“摆烂”状态。
至于哪吒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其实和两个关键决策脱离不了关系。
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行业正处在新能源的风口,我国因为率先领跑,所以国内各大车企的研发工作都非常“卷”,哪吒也同样被“卷”进了这股潮流,却奈何没有控制好成本。
哪吒在研发领域的投入,远远要大于销售收入,三年就烧光了180多亿的融资,在2021到2023年的毛损为17.5亿元、29.4亿元及20.1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把亏损和销量对比的话,就相当于哪吒每卖一辆汽车,要亏损掉5.5万。
如果把哪吒汽车和一些同样身为新能源“黑马”的车企想比,哪吒的成本控制无疑是最差的,这样也就算了,哪吒还在一些可花可不花的领域使劲“烧钱”。
就拿哪吒汽车的logo来说,光是一个车标设计就花费了5亿元,比起小米200万的车标,属实是“大巫见小巫”,宁愿顶着研发资金的压力,也要把“面子工程”做足。
而至于第二点,就是哪吒的步子迈的太大,导致产品定位不清晰,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拔尖。
在2021年完成40亿D1轮融资后的次年,没站稳国内市场的哪吒就开始往海外进军,迅速在泰国登陆,不出几个月又进入了印尼、土耳其和约旦市场,火急火燎的在印尼开办工厂。
虽然新能源汽车用“抢滩式登陆”的方式,抢占国外市场可以理解,但起码要有过硬的质量和代表车型,而哪吒的五款车型可谓是“五花八门”,既想“老少通吃”,又想高端中端市场一起驻足,最后导致青黄不接。
盲目扩张、产品定位不清晰、创新又跟不上,再加上成本控制又不过关,哪吒种种症结像是雪花一样累积在一起,最后引发了资金链断裂的“雪崩”,实在让人唏嘘。
在这样的困境下,哪吒是否能真正的实现“我命由我”?
断臂求生
因为资金链断裂,哪吒面对巨额债务已经无力偿还,再加上新一轮的融资遥遥无期,所以只能拿出“化债自救”的方案。
所谓的“化债”,就是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解决供应商的欠款,债权人手里的债券也会变成股权,不仅能增加企业的注册资本,还会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对于企业来说,肯定希望债务能靠股权还清,但对于供应商来说,大部分人却并不看好哪吒未来的前景,所以更希望采取现金结算,但顾及到哪吒公司目前确实陷入了经营危机,很多债权人也选择了妥协。
据媒体报道,哪吒将会把70%的债权转化为股权,虽然用这种方法能度过眼前的危机,但如果融资迟迟没有敲定,也终将会爆发新一轮的危机。
而在张勇卸任CEO后,临时上任的方运舟为了解救哪吒也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其中就包括聚焦海外市场发展。
在国内受到小鹏、蔚来、小米等新能源品牌的夹击下,哪吒决定在今年三月将进军南美市场,并计划第一季度在巴西开10家门店。
另外在3月20日,哪吒在泰国迎来喜讯,将会获得100亿泰铢(21.5亿元)的授信,这无异于会解决哪吒的近渴,并加速在泰国的商业布局,快速实现资金回笼。
目前的哪吒一边进行着“断臂求生”,一边积极在海外引入“活水”,战略布局也更加清晰, 但消费者信任的重新构建、如何短期止血、在融资到来前如何优化成本结构,都是目前摆在哪吒眼前的难题,也希望哪吒能够东山再起,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结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手好牌也可能因为入场次序变成死局,所以一定要考虑清楚企业的定位和战略布局,抱以长远眼光发展,否则就只能“听天由命”。
信息来源:
1.鲁中晨报2025.03.26《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
2.和讯网2025.03.24《百亿泰铢“救”哪吒汽车!国内三大工厂已停摆,海外业务仍在进行,所有人都在等这笔21.5亿“救命钱”》
3.观察者网 2025.03.21《哪吒回应观察者网,关于研发裁员、供应商欠款问题》
4.红星新闻2025.03.20《哪吒汽车欲“债转股”自救,三大工厂已停摆!高管:“确实是没钱”》
5.新京报2025.03.21《售后断供、门店收缩,哪吒汽车等待融资“逆天改命”》
6.新浪财经2025.03.21《员工称要破产!哪吒汽车何以至此?周鸿祎17亿打水漂,地方国资梦碎》
7.新浪财经2024.12.07《CEO张勇离职,哪吒汽车陷入破产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