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吃的正版肉蓉面竟然停产了?

饕餮小食堂 2025-04-07 16:19:32

阴雨天,总会让人觉得分外寒冷,恨不得在家里窝上一整天。

太原的冬天,更是让人对一碗热气腾腾的肉蓉面念念不忘。

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完火锅,正想着用心爱的肉蓉面煮上一锅,给这顿饭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结果问服务员要面的时候,服务员却说:“不好意思,这个面真没有。

”这句话一下击中了大家的心——上海冠生园的肉蓉面停产了!

这难以置信的消息仿佛让今天的欢聚平添了几分遗憾。

肉蓉面的起源与发展

肉蓉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

那年,上海益民食品四厂研制出国内最早的方便面——快乐牌油炸方便面。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初衷简单的食品,经过不断改进,1997年,益民四厂改组成为上海冠生园益民食品有限公司,美味的肉蓉面就此问世。

而这家公司出产的不仅有肉蓉面,还有那个陪伴许多人童年的大白兔奶糖。

肉蓉面以它独特的油纸包装,红色底色上加蓝色字体和黄色点缀,给人一种质朴而复古的感觉。

拆开包装,一枚面饼加一包调味粉,看似简单,却充满了太多人的回忆。

煮出来的面条劲道耐嚼,不会糊烂,口感更是满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中国式的“面条之魂”在它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太原人心中的美味回忆

对于许多太原人来说,肉蓉面不仅仅是吃完火锅或麻辣烫的绝佳搭配,更是一种情感依托。

它能将一道简简单单的早餐,变成家里人对孩子上学前的临别寄语;也是深夜里许多夜间工作者最期待的一碗慰藉。

老朋友之间亦是如此,散场前的那一顿肉蓉面,象征着友情的厚重和依依不舍。

而在饮食文化十分讲究口感层次和食品新鲜感的今天,这款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味道”却显得弥足珍贵。

哪怕是它只能煮,不能泡,哪怕它的口味单一,不够丰富,但正是这种简单的特质让它在彼此相契性格的人们心中占据无可替代的位置。

正版肉蓉面为何消失

但是,美好的事物总会遭遇一些不顺。

肉蓉面的停产并不是因为它不受欢迎,反而是因为其过于经典,被不少人“山寨”仿造。

2016年,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快车》就曝光了市场上出现的“孪生版”肉蓉面,让人真假难辨。

上海冠生园虽持续打假维权,但却难以根本解决问题。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更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

即便在太原和晋中,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重拳出击,加大力度打击假冒行为,但依旧无法完全杜绝。

太原人对肉蓉面的热爱,并不能阻止山寨品对正版的冲击。

冠生园多年的维权经验也表明,打假护翼之路艰辛且充满曲折。

打击假冒伪劣,捍卫正品权益

仿制和山寨,始终是市场上难以避免的现象。

对于像肉蓉面这样拥有长久历史和深厚消费者基础的品牌来说,假冒伪劣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深深创伤。

许多消费者虽心里知道哪款才是正版,但山寨品仍然会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体验带来混乱。

在2014年和2016年,冠生园曾多次状告商丘市某食品公司擅自使用其特有名称、包装和装潢,但结果却是“半赢半输”。

一些仿造品尽管在细节上略有区别,但这种微小的差异难以让消费者在日常购买时一眼识别。

维权之路漫长,冠生园的正品市场在山寨品的层层冲击下愈发艰难。

而2020年,冠生园又状告了汪清县申联食品有限公司。

尽管申联牌肉蓉面强调其“申联”商标和地域特色,但对冠生园的冲击仍不可小觑。

低成本的仿造品以其价格优势诱惑消费者,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市场份额。

这使得正版肉蓉面在日渐减少的销量中难以继续维持生产。

结语:捍卫记忆中的美好

肉蓉面的停产并不单单是损失了一款食品,而是许多人记忆中的一部分被迫中断。

我们无法强求每一个人去捍卫正品,但至少可以在选择时多一份谨慎。

支持正版,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捍卫,也是对那些用心制作美食的生产者的一种尊重。

这件事,同时给我们一个思考:在日益商业化的市场中,如何保护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经典品牌,不让它们在竞争中黯然失色?

也许,答案就在我们每一次购物时的选择之中。

让我们珍惜那些曾带给我们温暖的回忆,不让它们在洪流中被淹没。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