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十年过渡期结束,养老金正式并轨!体制内退休金是否"缩水"?一文讲清楚!

三观地 2024-08-28 14:40:12

张大爷最近有点忧心忡忡。他在小区门口遇到了退休多年的老邻居李阿姨,听她说今年 10 月养老金要正式并轨了,退休金可能会减少。

张大爷回家后翻看了一下自己的退休金明细,不禁开始担心起来:这么多年的"铁饭碗",难道真的要"缩水"了吗?

01 养老金并轨,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起养老金并轨,得从 2014 年说起。那一年,国家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让体制内外的人员都参加同一个养老保险制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金并轨"。

为了让这个改革平稳进行,国家设置了 10 年的过渡期,从 2014 年 10 月 1 日开始,一直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结束。

在这期间,退休人员分成了三类:老人、中人和新人。老人是指 2014 年 10 月前就退休的,他们的养老金还是按老办法来;新人是 2014 年 10 月后参加工作的,直接按新办法来;中人则是夹在中间的,新老办法都要算,哪个高就按哪个来。

02 今年10月后,养老金怎么算?

到了今年 10 月,这个 10 年的过渡期就要结束了。从那时起,所有的退休人员都要按新办法来算养老金了。

新办法是怎么算的呢?主要包括两部分: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基本养老金又分为三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a. 基础养老金是根据当地平均工资和你的缴费年限来算的;

b.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你自己交的那部分钱;

c. 过渡性养老金是为了照顾老同志设立的,算的是 2014 年 10 月前的工作年限。

职业年金呢,就相当于企业给员工上的补充养老保险,退休后按月领取。

03 体制内退休金会不会真的"缩水"?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么一改,体制内的退休金是不是就少了?

其实不用太担心。虽然养老金并轨后,大家都用同一种方法计算退休金了,但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待遇并没有明显降低。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体制内单位一般都会按实际工资缴纳养老保险,而且工作稳定,缴费年限长。相比之下,很多企业只按最低标准缴费,员工的工作也不太稳定。这就导致退休后,体制内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普遍会高一些。

第二,体制内还有职业年金这个"大招"。几乎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给职工缴纳职业年金,而愿意给员工缴纳企业年金的私企并不多。这就相当于体制内的人退休后多了一份收入。

我们来看个具体例子。假设有个机关工作人员,2014 年 9 月工资是 3200 元,当地 2023 年的养老保险计发基数是 7468 元,他工作了 35 年。按新办法算下来,每月能拿到 8959.37 元的养老金。这比按老办法算出来的 8585.2 元还要多一些呢!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养老金并轨后,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待遇并没有明显降低。反而因为缴费基数高、年限长,再加上有职业年金,他们的退休金水平仍然保持着优势。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人,都需要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养老做好充分准备。

那么,您对自己的养老金还满意吗?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283

三观地

简介:表达一个普通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