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河北一县委书记知法犯法徇私舞弊,后结局怎样

方圆君喜欢阅读 2024-08-01 00:47:01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之久的——高考。

之后,中国各大媒体便争相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此消息一出,顿时在国内引起了剧烈反响。高考的恢复,意味着国内的有志青年们将有机会走出工厂和农村,前往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实现自我蜕变。

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中,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此时的高考已经因为某些原因中断了10余年之久,现在却突然恢复,以至于很多准备工作都来不及完善。

在当时,连基本的考卷和牛皮纸袋都难以解决,更别说还要严格规范考卷内容保密和考场纪律了,只能做到一些基本的维持。

比如在当时的山东省,每个考场都要求做到“三光”,即“墙壁光、地面光、桌洞光”,并且还要求禁止携带书包和书籍进入考场。

此外,河北省还特地将印刷考卷的地方设在监狱,因为犯人是没有办法将考题泄露出去的。

此外,考卷全部都用铅字排版手工印刷,招生办的人在监狱一住就是几十天,等到全部印刷完毕,贴上密封条,盖上密封章等一系列工作之后才离去。

然而尽管如此,这年高考还是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故城舞弊案”。

时任河北省故城县县委书记的马连宝有6个女儿,前三个女儿分别被“推荐”上了河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河北工学院。

他的四女儿原本是故城县郑口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在1977年高考前,她没有参加学校的择优考试,按照当时的要求,是不符合报考大学条件的。

但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参加高考,马连宝开始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他先是通知文教局长和招生办主任,以及考点负责人,说他家的四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希望能“帮衬一下”。

于是,上至县委书记,下到考点负责人,几个干部一起进行了精心缜密的策划和安排。

为了能让马连宝的四女儿考个好成绩,考点负责人还特地为她三次更换考号,巧妙安排座次,故意将她安排在成绩好的考生旁边,为她“保驾护航”。

他们还特地从50里外的另一个公社中,拉来一个数理化成绩比较好的考生和她同桌,在考试之前,就事先约定好要“互帮互助”。

更奇葩的是,考点负责人甚至还直接告诉她:“有不会的就出来找我。”在考试期间,考点负责人还真就这样做了。

比如在第一科考试时,才考了二十分钟,马连宝派通讯员为女儿送药,考点负责人则趁机将她叫出考场,问清楚哪些不会做的题目,随后便将答案送进考场。

如此光明正大的科场舞弊,实在是令人气愤!

同样是在故城县,主管文教工作的县委常委、县招生委员会副主任张砚生,在听到改革招生制度的消息后,就开始“苦心专研”有何漏洞可钻,并向县招生办探听试卷在县里停留多长时间,妄图偷题,作弊。

不仅如此,他还安排了场外“答题班子”,将答案送进考场。

俗话说:“上行下效”,由县委书记带头,全县考场随即一片混乱,很多地方都变成了“场外做题”的据点。

有的考场甚至连外墙都被掏出了一个大洞,方便传送试题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有些考生还因为送进了错误的答案而号啕大哭。当时,考生甚至可以随意进出考场,看上去就跟平时学生上下课一样,乱无章法。

当然了,对于这些目无法纪的人,最后的结果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次年1月中旬,河北省委衡水地委就此事连续召开了两次常委会议,教育部也专门派人参加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最终对马连宝为首等一批舞科场弊案涉案人员作出了撤销职务、开除党籍等处分。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必须做到足够的公正、公平,而对于那些公然藐视法律和考场纪律的人,必须予以严惩。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0 阅读:0

方圆君喜欢阅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