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松口,赖清德就赶着当“韭菜”

兵戎要至 2025-04-15 09:35:15

根据环球网报道,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一系列操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先是气势汹汹地宣布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紧接着又突然松口,对部分地区关税暂缓实施90天。就在这一紧一松之间,赖清德当局的表现,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特朗普这一次的关税政策调整,表面上看是在全球贸易格局中重新划分利益蛋糕,实则暗藏着美国自身经济和政治的多重考量。美国国内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喊了多年,却成效有限。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大棒,迫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上对美国做出更多让步,同时吸引企业回到美国本土设厂。然而,这一政策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抵制,众多国家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贸易局势瞬间紧张起来。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赖清德当局的举动显得尤为突兀。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赖清德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和策略,反而急匆匆地主动迎合。他提出的一系列应对方案,几乎都是在单方面向美国让利。先是表示愿意与美国从“零关税”开始谈判,这一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要知道,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加征关税,本就是为了在贸易逆差问题上向中国台湾地区施压,企图获取更多经济利益,怎么可能轻易答应零关税的提议?赖清德此举,无疑是在还没开始谈判时,就把自己手中的重要筹码拱手相让。

不仅如此,赖清德还宣称要扩大对美采购,从能源到农产品,再到制造业产品,可谓来者不拒。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对美贸易顺差约为750亿美元。赖清德的计划,无异于要让中国台湾地区花费巨额资金去购买美国商品,以平衡贸易逆差。可这对于中国台湾地区本土产业来说,将是沉重的打击。大量美国农产品进入,本地农民的生计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台湾地区农产品本就在岛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农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大量涌入,农民的产品将面临滞销困境,“崩盘、失业、灭农”的危机绝非危言耸听。

特朗普(资料图)

在投资方面,赖清德也不遗余力地讨好美国。他计划成立跨部门的“美国投资小组”,鼓励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增加对美投资。台积电已经宣布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计划新建5家先进芯片工厂并设立研发中心,加上此前已承诺在美国建造的3家芯片工厂,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总额高达1650亿美元。这一行为已经引发岛内诸多担忧,担心中国台湾地区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核心技术和人才会大量外流,导致中国台湾地区产业空洞化。而赖清德不仅没有阻止,反而继续推动更多产业向美国投资,这无疑是在自毁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根基。

赖清德的这些举动,让他成功“挤进”美国首批谈判名单。但这真的是一种荣耀吗?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更像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成为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提款机”。美国将中国台湾地区列入首批谈判对象,并非是对中国台湾地区另眼相看,而是因为中国台湾地区是美国的重要贸易逆差来源地之一。美国想通过与中国台湾地区的谈判,进一步打开中国台湾地区市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同时也将中国台湾地区作为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枚棋子,用来牵制中国大陆。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在面对美国关税挑衅时的态度和做法,就显得成熟和稳健得多。中国大陆第一时间表明立场,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通过磋商解决贸易分歧。这一系列举措,既展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又体现了在国际规则框架内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

特朗普(资料图)

赖清德当局的“倚美谋独”策略,在这次关税事件中彻底暴露了其危害性。台湾地区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本应依托大陆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后盾,实现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但赖清德却妄图通过讨好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所谓的“空间”,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也严重破坏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赖清德当局若继续执迷不悟,一味地迎合美国,最终必将把中国台湾地区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民众也逐渐看清了赖清德的真面目,岛内对他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0 阅读:27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