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里夫版本的《超人》纪录片引发了讨论,里夫如何将超人这一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观众们可以从这部电影当中找到答案。照理来说《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的历程》应该是一部平铺直叙的纪录片,该片需要告知影迷们的内容很真实,也就是《超人》在大荧幕上面的诞生。然而这部作品产生了争议,《THR》的影评人大卫鲁尼也承认,《超人》的人气太高了,无论这部系列拍成什么样的版本,该片都能引发争议,华纳的功劳也不小。大卫鲁尼表示:华纳擅长制造“争议点”,虽然这家影业的思维有些落后,但是他们知道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焦点,该片的“争议点”相当重要。华纳擅长把控舆论的走向,制造“争议点”的手段娴熟。
不少影迷们预测里夫的纪录片出炉,是为了给《超人:传承》预热,DC工作室需要经典系列来救场。大卫鲁尼也透露了进展:《超人》的创作流程很繁琐,这种情况从传记电影当中已经可以找到答案。詹姆斯·古恩对于大型作品很上心,从《闪电侠》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和摄影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尤其是在创作一个备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作品时,电影人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以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这种创作流程必然非常复杂,甚至充满挑战,但只有这样,古恩和萨夫兰觉得DC影业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
当然,有些人会说《闪电侠》的票房已经扑街了,《超人》的流程弄那么复杂也没有意思,尤其是《传承》多半要走“吃老本”的路线。大卫鲁尼解释了这种现象——该片灵感来自于漫画书和动画片的经典角色。DC工作室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一个全新的《超人》形象,让他更加生动、真实地呈现在大银幕上,而不是一味复制经典。为此,古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角色的性格和背景,并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他的魅力,创作和拍摄流程当然也会变得繁琐起来。尤其是要让一些年纪偏大的影迷们,抹去对原版《超人》的印象,肯定需要在创作方面下功夫,这也是繁琐的工作。
大卫鲁尼认为,擅长制造“争议点”的老牌电影制片厂很少,即便是迪士尼和环球影业,也不是很能制造“争议点”,而且他们带动观众舆论的技巧也不太好,华纳成为了特例,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之一。虽然华纳的思维有时候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但是他们深谙如何让一部作品成为舆论的焦点,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扎斯拉夫知道,一部作品要成为热门话题,必须有足够的‘争议点’。”大卫鲁尼解释说,“他们非常擅长通过各种手段来制造这些‘争议点’,从而把控舆论的作用,顺便制造电影或者剧集的热度。”在大卫鲁尼看来,当初《新蝙》的热度那么高,背后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华纳制造了一些“争议点”。
即便新版《蝙蝠侠》的质量不怎么样,然而大家对于这部作品的争议点多了,讨论的声音自然也会很多,有些原本不怎么关注DC超级英雄系列的路人也会加入到讨论当中,潜移默化地炒作了这部作品。笔者(沾沾自喜看电影)认为,华纳影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制造“争议点”,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策略和机制。他们会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和创造“争议点”,从而吸引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同时华纳能够敏锐地把握了观众的需求和心理有关。他们了解观众喜欢什么、关注什么,从而能够制造出符合观众口味和心理的“争议点”,也就是外界常说的话题度。哪怕是扎克·施奈德与管理层闹掰的事情,也能成为话题。
此外,华纳非常擅长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东西,那么他们这家老牌电影制片厂就能够制造出符合观众需求的“争议点”,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估计这家影业唯一没有主动制造争议点的电影就是《小丑》,侧面说明该片的大火依靠实力。这种情况也会体现在《超人》的身上,既然这部系列的创作流程非常繁琐,侧面体现出古恩时代的态度还算比较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