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洪武八年(1375年)八月二十二这天,一条消息搓嗨了整个应天城(今南京)的G点——
让明军吃尽苦头的北元顶梁柱王保保,在“哈剌那海”去世了!
最兴奋的自然是朱元璋。
遥想洪武五年(1372年)的北伐,朱元璋派出全明星阵容,企图一战消灭北元,却被王保保以少胜多,明军前后损失四五万人......
从此以后,朱元璋再没敢北伐。
王保保死了,意味北元再也没有可以和大明抗衡的人了。
但朱元璋依然不敢对扫灭北元心存侥幸。
因为,此时:
1、老朱的后院不稳当——廖永忠、朱亮祖等功臣接连被处理;胡惟庸一案,更是把中书省、御史台两大中枢官员卷包烩了。
2、还有两个肘腋之患——盘踞云南的元朝梁王巴匝剌瓦尔密,以及盘踞辽东的元朝太尉纳哈出。
这俩人死忠元朝,且兵力雄厚。
朱元璋担心大军如果出塞,会被他们偷水晶。
所以,等老朱剪除了这两个威胁,腾出手来对付北元的时候,已经是12年后的洪武二十年(1387年)。
这时候,大明立国一代的名将已经老迈凋零。
但老朱并不慌,统帅的人选是现成的——
02
不是别人,正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永昌侯蓝玉。
常遇春英年早逝,他遗留下来的精锐嫡系及政治遗产,被蓝玉全盘继承。
朱元璋有意栽培,蓝玉成长很快。
朱元璋还指定常遇春的女儿,做了太子朱标的正妃。
蓝玉,就成了太子党的铁杆人物。
一套组合拳下来,老朱用蓝玉,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下旨,以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为左副将军,武定侯郭英为右副将军,集结大军10万。
目标:克期肃清漠北残敌。
“然胡虏余孽,未尽殄灭,终为边患。宜因天时,率师进讨,曩谕:克取之机尚服,斯言益励士卒;奋扬威武,期必成功;肃清沙漠,在此一举。卿等其勉之。”
03
明军士饱马腾、整装待发。
而北元这边,却是一派凄凄惨惨、大厦将倾。
此时北元的皇帝,名叫脱古思帖木儿。
这个大兄弟,有点惨——
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攻克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他老爸——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把他丢下,自己溜了。
注:
清朝编的蒙古源流里说,脱古思帖木儿是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的弟弟。
别的书里是儿子。
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为了怀柔北元才把他礼送回了草原。
洪武十一年(1378年),老爸死了,脱古思帖木儿继位。
可当上了皇帝,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因为自他爷爷元顺帝北逃草原,元朝失去了富饶的中原地区,那些早就过惯了中原锦衣玉食生活的蒙古贵族们,一下子又过回了老祖宗们游牧的苦逼日子,没几个人受得了。
朱元璋又很坏,不断用优厚待遇勾引,因此归降明朝的人越来越多,人心也越来越涣散。
04
更惨的是,元朝原先的两座都城:
上都城,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被红巾军一把火烧了;
哈拉和林,在洪武五年(1372年)被明军毁了。
可怜的脱古思帖木儿,就只能在老祖宗的发祥地——克鲁伦河下游一带过着放牧的生活。
所谓的“皇宫”就只是个大一些的帐篷而已。
而且,辽东已经被明军占领,继续待在克鲁伦河下游,是很危险的。
这一点,脱古思帖木儿不是不知道,可又能去哪儿呢?
去西域,找察合台汗国?
不行。
察合台汗国名义上尊奉元朝为宗主,可和元朝的关系并不怎么样。
尤其是从忽必烈开始学习汉人文化,元顺帝跑回草原后还坚持着汉人的礼仪。
这在传统的蒙古人看来,就是叛徒。
他们不可能接纳穷途末路的北元皇帝。
向明朝投降?
更不可能。
朱元璋多次派人劝他归降,一定封王赐地、享尽富贵。
但他宁可在塞北吃苦,也绝不放弃祖宗的基业和大元的尊严。
脱古思帖木儿是有骨气的。
可他手下人们已经扛不住了......
05
叛逃明朝的北元人物中,最重量级的是北元司徒阿速。
司徒,是元朝的高级官职,属于“三公”级别。
做为投名状,阿速给明朝带来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北元皇帝的大营,现在就在克鲁伦河下游的捕鱼儿海(现在叫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南部边缘,是中蒙两国共有湖泊)一带!
这个信息太重要了!
此前明军屡次北伐,但根本找不着北元皇帝。
为了搜索,往往不得不把大军分成几支,这样就给了北元各个击破的机会。
现在知道了,那就可以集中力量直捣黄龙了!
但可惜的是,此时已经入冬,塞北草原千里冰封,不利于大规模用兵。
朱元璋只好暂时让蓝玉大军屯驻在蓟州一带,待开春再用兵。
06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二月,天气转暖。
朱元璋立即给蓝玉发去旨意:
“......直抵虏庭,覆其巢穴......毋失事机,以孤朕望!”
为一战打垮北元,还给蓝玉配置了申国公邓镇、定远侯王弼、南雄侯赵庸、东川侯胡海、鹤庆侯张翼、雄武侯周武、怀远侯曹兴等部兵马。
总兵力达到15万,对已经大衰的北元小朝廷,形成了泰山压顶的态势。
三月上旬,蓝玉大军,气势如虹,出长城,一路向北.....
糟糕的是,四月初九,大军到达距离捕鱼儿海八十余里的游魂南道(地图上找不到,从距离上推算,应该是在今天的蒙古国东方省境内)的时候,方圆百里没有丁点水源,明军的后勤也快没了。
士气大衰。
幸亏,蓝玉这次出征,特地调集了部分归降的蒙古官兵(名“鞑官”)随军出征,看重的就是他们熟悉草原地理。
其中有一名,叫观童,在一座小丘的地下有轰鸣声,凭借草原生活经验,判断下面必有地下河,刚挖了一会,地下水就喷涌而出。
明军将士欢声雷动,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预示着此战一定能够获胜。
低落的士气一下高涨了起来。
07
可是,到四月十一日,明军已经进抵距离捕鱼儿海仅四十余里的百眼井,但依然没有发现北元朝廷的踪迹。
蓝玉不禁对阿速的情报产生了怀疑,召集众将商议,决定班师回去——
毕竟十几万大军呢,再找不着蒙古人,自己就得团灭。
定远侯王弼站出来,反对:“这次出师,耗费巨大......现在回去,怎么跟老大交待......”
蓝玉一想,也是,于是下令就地扎营,放出大量斥候,到捕鱼儿海附近侦察。
第二天黎明,蓝玉接到斥候报告,称,在捕鱼儿海东北方向八十余里处,发现了大量帐篷,估计是北元朝廷所在。
蓝玉顿时热血上涌。
长生天也抛弃了他的信徒,突然刮起了大风沙,草原视野变得非常昏暗。
蓝玉大喜,马上命令王弼为前锋,趁风沙掩护,迅速向捕鱼儿海东北方向奔袭。
08
黄昏时分,王弼杀到,一声令下,万余精骑立刻发起突袭!
脱古思帖木儿懵逼了,后槽牙都咬碎了,后悔呀——
自从阿速叛逃明朝之后,就有大臣建议他安全起见,应当挪个窝,从捕鱼儿海转移。
但他自以为,这一路沙漠连绵、水草不生,明军不可能长途奔袭而来。
因此,决定在捕鱼儿海过冬,天气转暖,再迁往克鲁伦河上游地区。
所以,当明军天降在他面前时,蒙古人都正忙着做移营的准备,根本没有任何防备。
既然如此,结果可想而知了——
北元军事最高长官太尉蛮子,及数千名蒙古将士阵亡。
脱古思帖木儿只带着儿子天保奴和少数亲兵侥幸趁乱逃脱。
他的次子地保奴、吴王朵儿只、代王达理麻等北元显贵人物、将校军官3000多人、军士及家属77000多人、马匹47000多匹、牛羊10万多头,全部被俘。
蓝玉立刻指挥追击脱古思帖木儿。
脱古思帖木儿本想向西逃往哈拉和林,投奔丞相咬住。
可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跑到土剌河时,遭到了部落首领也速迭儿的袭击。
09
也速迭儿,是忽必烈亲弟弟——阿里不哥的后代。
这里插一段蒙古史:
当年蒙哥大汗死后,蒙古贵族会议(大库里台)选举的新大汗,本来是阿里不哥。
可忽必烈不承认,还自封老大。
阿里不哥便和忽必烈爆发了大规模内战。
经过四年恶战,最终阿里不哥战败投降,几年后据说被忽必烈下令秘密毒死。
因为这一层恩怨,阿里不哥的后人一直对忽必烈及其后人恨之入骨。
可形势比人强,忽必烈的后人做着大元皇帝,他们再恨也没办法报复。
因此,也速迭儿听说捕鱼儿海战事之后,决定:此时不打落水狗,更待何时!
于是调集了三千人马,早早埋伏在土剌河一带,等脱古思帖木儿自投罗网。
就这样,脱古思帖木儿成了刀下之鬼。
也速迭儿抢了元朝传国玉玺,之后自封大汗。
但蒙古人都知道他弑君,根本不认他。
有的南逃归顺明朝,有的西奔察合台汗国,还有的干脆自立为王......
就这样,威胁明朝20年的北元,彻底土崩瓦解,碎了一地。
朱元璋接到蓝玉的捷报,激动不已。
说蓝玉,就是他的卫青、就是他的李靖,就是大明当世第一战神!
“......今兹复能躬擐甲胄,驱驰草野,冲冒风露,穿地取饮,禁火潜行,越黑山而径趋,追蹄踪而深入,直抵穹庐。胡主弃玺远遁,诸王、驸马、六宫后妃、部落人民,悉皆归附。虽汉之卫青、唐之李靖,何以过之?!”
蓝玉剧照
10
然而短短几年后,这位当世战神却成了老朱最痛恨的人。
不但满门抄斩,还被老朱活活剥皮,做成了人皮塑像(200年后,张献忠还看见过)。
原罪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朱标死了。
太子不在了,那太子党也就应该随之不在。
太子能制服蓝玉,不代表皇太孙也能。
万一搞出个外戚干政呢?这是朱元璋万不能接受的。
往后的史书,也就对这位“功盖大明”的人物始终遮遮掩掩。
以至于蓝玉的声名,比实际的功绩降了一大截。
后世提起他时,往往只记得那一场无差别的血腥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