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当我真正领悟到这句话时,内心满是懊悔。曾经的我,在工作上总抱着 “船到桥头自然直” 的心态。就像上次重要项目临近截止日期,我才发现许多关键环节都没处理好,急得焦头烂额。此时才明白,早在项目开始时,就该制定周全计划,按部就班推进。
《朱子家训》中讲:“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谋划出清晰的战略蓝图,这便是深谋远虑。而项羽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错失杀刘邦的良机,最后四面楚歌,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正是因为缺乏长远考量。
人生没有回头路,每一次 “临渴掘井” 都是对未来的透支。往后余生,我定当把目光放远,提前布局,让每一个当下都成为未来的铺垫,不再让悔恨的泪水模糊前行的道路。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古人云“祸由恶作,福自德生”,初读只觉是劝人向善的老生常谈,细品才惊觉其中蕴藏的处世至理。
常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人处世的因果,就像种下的种子。秦桧陷害忠良,作恶多端,虽一时权倾朝野,却落得千古骂名,子孙蒙羞,这便是祸由恶作的例证。相反,苏轼一生豁达善良,心怀苍生,即便仕途坎坷,却深受百姓爱戴,其文学成就更是光照千古,福泽后世,此为福自德生。
人生旅途,善恶抉择如岔路口,每一步都关乎命运走向。作恶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福报终会消散,灾祸悄然潜伏;修德看似难有立竿见影的回报,却能在日积月累中收获内心安宁与外界善意。所以,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以德行铺就前路,福泽自然深厚绵长 。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寥寥数字,却将人心的复杂难测一语道破。
海洋深邃浩渺,可即便海水干涸,也终能见底;而人心,却宛如无尽深渊,即便朝夕相处、生死相隔,也未必能洞悉分毫。唐玄宗与安禄山,曾是君恩臣忠的典范,玄宗对安禄山宠信有加,怎料安史之乱爆发,山河破碎,盛世急转直下,这便是“人死不知心”的沉痛诠释。
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表面的和气或许掩盖着暗潮汹涌。生活中,人前亲密无间,背后却可能算计诋毁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并非教人冷漠防备,而是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仅凭表象妄下判断,保持一份清醒与理性,才不致被虚假表象蒙蔽双眼 。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如黄钟大吕,敲醒了无数被出身禁锢的灵魂。陈胜,一介雇农,在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里,冲破阶层桎梏,揭竿而起,点燃反秦烽火,成为农民起义的先驱,以行动诠释了将相并非世袭专属。
回首历史,多少出身卑微之人,凭借自强逆天改命。卫青出身骑奴,却在疆场纵横驰骋,七战七捷,大破匈奴,成就不朽战功;范仲淹幼时家贫,断齑画粥,却苦读不辍,以天下为己任,成为一代名臣。出身不过是起点,自强才是通往巅峰的阶梯。莫要抱怨出身平凡,当以自强为翼,搏击长空,书写属于自己的将相传奇 。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寥寥数语,却满是振聋发聩的力量。人言常似纷飞乱羽,干扰前行脚步。阮玲玉一句“人言可畏”,含恨而终,成为被流言吞噬的悲剧。可若一味轻信人言,屈原何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被人言左右,方能坚守本心。
谈及天命,它并非不可撼动的定数。陈胜出身卑微,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向命运发起挑战。与其听天由命,不如逆天改命。人若将成败全然归诸天命,便如行尸走肉,失了进取之志。无畏人言,无惧天命,以坚毅信念和无畏勇气,踏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方能在天地间,镌刻独有的人生轨迹。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