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其实就是大脑被热毒蒙蔽了!
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的大脑就像一间闷热的房间,热毒就是屋里的浊气。不把窗户打开、浊气排出去,孩子怎么可能静得下来?

怎么办呢?
很简单,清热毒、化痰浊,神志自然清明!
“小儿神气未定,易受惊扰,热邪上攻,则多动不安。”
“小儿多动,多因心肝火旺,痰热扰神。”
不管是从中医古籍,还是现代中医临床,都能发现,80%以上的多动症患儿都存在“阳亢火旺”的体质特点。

这些孩子主要表现为:
1.心火亢盛:注意力涣散、睡眠不安、舌尖红;
2.肝火偏旺:急躁易怒、小动作多、脉弦数;
2.痰热内扰:舌苔厚腻、大便干结、喉中有痰。
这些症状的根源在于:
1.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
2.情志失调:学习压力大,肝气郁而化火;
3.先天禀赋:父母体质偏热,遗传给子女。

【门诊案例】
8岁男孩,小学二年级,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极差,脾气暴躁,稍不顺心就摔东西,晚上入睡困难、盗汗严重,西医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服用西药后效果不稳定,且食欲变差,遂转求中医调理。
刻诊: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辨证】:热毒扰神,肝火挟痰

分析:
1. 热毒蒙蔽清窍:孩子长期饮食不节,爱吃炸鸡、薯片、巧克力等燥热食物,积热化火,上扰脑窍,导致神志不宁、多动不安。
2. 肝火亢盛:脾气暴躁、易怒,属肝火偏旺,肝风内动。
3. 痰热内扰:舌苔黄腻,说明体内痰热壅盛,影响心神安定。
我对家长说,孩子的大脑就像一锅烧开的水,热气上冲,神志被扰,所以静不下来。把热毒清掉,心神自然安定,治好并不难!

【治疗方案】
1. 中药清热泻火,化痰安神
黄连——清心火
栀子——泻肝火
竹茹——化痰热
钩藤——平肝熄风
茯苓——健脾安神
生龙骨——镇惊安神

2.饮食调整——清火食疗方
“莲子百合绿豆汤”
莲子10g、百合10g、绿豆30g 、冰糖少许
做法:所有材料煮至软烂,每周喝一两次,坚持喝,养心安神,清心润肺,帮助清除体内热毒。

3.运动疗法——跳绳和拍球
每天不少于60分钟的运动,多联系拍球和跳绳,提高专注力。
【效果反馈】
2周后:睡眠改善,夜间盗汗减少,发脾气次数减少。
6周后:上课专注力提高,老师反馈小动作减少。
3个月后:情绪基本稳定,能安静完成作业,家长感叹“比吃西药管用!”

多动症并非“不治之症”,中医认为,只要找准病因——热毒扰神、肝火痰热,通过清热、平肝、化痰、安神的系统调理,孩子就能逐渐恢复平静、专注的状态。
家长要给孩子时间,耐心调理,自然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