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商场人潮涌动,消费热潮一轮接着一轮,各种新奇好物被抢购一空;当电商购物节的战报频频刷新,数以亿计的订单在网络间飞驰,你可曾留意到,在中国广袤农村的许多角落,有这样一群老人,面对消费市场,他们眼中有渴望,口袋却空荡荡。
先来看一组扎心的数据,当下我国农村养老金的现状堪称两极分化。在繁华的魔都上海以及首都北京,农村养老金超过了 1000 元,老人们的日子相对安稳些,能偶尔为自己添置些新物件,去周边逛逛。可走出这两座超一线城市,情况便急转直下,大量地区的农村养老金仅仅停留在每月 100 多元的水平。这意味着什么?在农村,一位老人一个月靠着这微薄的收入,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得精打细算,买药看病更是要掂量再三,吃肉都成了奢侈。
就拿中部某农业大省的一个普通村庄来说,村里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外出打工,自己守着几亩薄田,每月领着 120 元的养老金。这点钱,买袋化肥都不够,更别提去消费享受了。所以,平日里老人们能省则省,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集市上新鲜的水果,他望而却步,村里组织的老年旅游团,那更是想都不敢想。
可以看出,农村人口不同于城市居民,他们缺乏多元化的财富增值渠道。城市里的中青年人可以凭借金融投资、房产增值、职场晋升等多种途径提升收入,改善生活。但农村老人大多一辈子与土地为伴,如今体力渐衰,难以再从土地中获取丰厚回报,养老金几乎是他们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唯有切实提高养老金,让他们干瘪的口袋鼓起来,才能赋予他们消费的底气。
正是基于这样悬殊的现实,中金研究院的董事总经理一则喊话振聋发聩:将农村养老金提升至 800 元,才能深度挖掘农村人口的消费潜能。为何是 800 元?这可不是信口开河。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大盘来看,经严谨测算,将农村养老金提高到这个水平,其所占 GDP 的比重尚不足 1%,不会给国家财政造成难以承受的重压。以我国如今庞大且稳健增长的经济体量,这点投入换来的可能是农村消费市场的蓬勃兴起。
另一方面,这一举措直击农村老人不敢消费的痛点。我们都知道,消费的底气来源于稳定的收入。农村老人不同于城市退休职工,他们大多没有退休金之外的财富增值途径,土地产出仅能维持温饱,子女给的生活费也不稳定。一旦养老金能提升到 800 元,情况将大不一样。
也许有人会质疑,提高养老金,钱从哪儿来?其实,渠道有很多。其一,国家财政的适当倾斜,在每年庞大的财政支出中,划出一小部分精准补给农村养老领域,这是对农村老一辈建设者的回馈,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之举。其二,整合部分农村闲置资源,例如一些废弃的村办厂房、荒地等,通过合理开发、租赁,收益反哺养老基金。其三,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鼓励爱心企业定向捐赠、参与农村养老产业投资,企业收获社会效益,农村老人收获生活保障,实现双赢。
从长远来看,这更是一场关乎社会公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一方面,提升农村养老金是对农村老人为国家发展默默付出的回馈,他们用一生耕耘保障了粮食供应,助力了城市化进程,如今理应享受发展红利;另一方面,当农村消费市场被激活,我国内需将得到进一步夯实,在全球经济动荡、外贸面临不确定性的当下,内需的强劲增长将为经济平稳前行保驾护航。
当然,政策落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提高农村养老金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各地财政压力不均、资金筹集渠道需拓宽等,但只要方向明确,全社会齐心协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老人能过上体面的晚年生活,农村大地也将因消费活力的迸发而焕发出全新光彩,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提升农村养老金至 800 元,绝非仅仅是一项福利政策的加码,它承载着无数农村老人对晚年幸福生活的期盼,更蕴含着激活农村消费大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能量。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关注这一议题,为农村老人的美好明天,让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在消费活力的滋养下,绽放新的光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坚决支持,严惩贪污腐败,少做狂魔,少养白眼狼,切实保障国民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