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说“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30年的安定

博速遥河 2024-08-15 03:08:34

“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这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对另一位名臣左宗棠的评价和赞颂。

每每谈及左宗棠这个名字,无不令人心生钦佩。左公的一生,先后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人才,和杰出将领,乃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不过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当年清军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曾下达过一个残酷的命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杀。”

很多人都说,杀战俘是反人道主义的行为,敌军都愿意降了,为何不能留一条性命呢?但其实,正是因为这条不太人道的命令,才换来了清朝在西北30年的安宁。

西北大乱,引狼入室

1864年,太平天国才刚被平息,陕西、甘肃又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动乱,在乱局之中,新疆各地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遍及天山南北。

不过,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的是,新疆各支反清势力的主导者都是和卓、伯克,还有清朝地方官吏这些上层阶级。

他们为了争夺更多的领导权,相互进攻,由此出现了伊犁、和田、乌鲁木齐等若干个割据势力,随后又和清兵相互对抗,局势混乱不堪。

就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攻伐的状态下,不止有一方势力前往了中亚的浩罕汗国,请求汗国援助。可结果,他们不但没有等来援军,反而是引来了一头饿狼。

1865年,浩罕汗国的军阀阿古柏率领部队侵入南疆。阿古柏先侵占喀什噶尔新城,占领英吉沙尔,又吞并和田政权,消灭库车政权,势力一度扩大到库尔勒一带,并自立为汗。

1870年,阿古柏入侵北疆,强占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就此,南疆全部领地和北疆部分领土都落入了阿古柏手中。

短短五年时间,阿古柏就带着他的“洪福汗国”成了新疆霸主,甚至在国际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当然了,阿古柏之所以可以在新疆长驱直入,是因为他背后还有英、俄等列强的支持,英国曾给阿古柏提供了大量军火,俄国也和阿古柏暗中签下条约,这两个野心勃勃的家伙都是阿古柏的后台。

对于俄国来说,控制了新疆,他们就可以进一步威胁中国和东南亚,对于大英来说,拥有了新疆,英属印度就有了坚固的屏障,所以他们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但对于清朝来说,新疆的任何闪失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而在阿古柏操控新疆的这些年,他还对内实行了恐怖的血腥统治,很多百姓不是被打死,就是活活饿死,有些地方甚至连粮食种子都没有,可谓人间地狱。

那么,面对阿古柏的长期入侵和暴政,清朝为何表现得无动于衷呢?难道清廷想放弃西北吗?

实际上,当时很多清朝官员,比如李鸿章、恭亲王奕訢等人的确想放弃西北边防。

因为除了西北之外,东南同样危机重重,并且东南沿海离京师更近,威胁更大,再者,面对俄国和英国这样的列强,收服新疆的胜算本就渺茫,所以很多人都想保“东南海防”,而弃“西北边防”。

不过左宗棠却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皆不能弃”,在他看来,海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倘若新疆乱局不平定,俄国必将蚕食西北,届时东、西两边都将无力对敌。

为此,左宗棠还连上几道奏折,以坚决的姿态提出:“重新疆可保蒙古,保蒙古则可以卫京师。”的观点,向朝廷诠释收复新疆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直到这时,清廷才意识到了丢失新疆的后果有多严重,随后便将左宗棠任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方面的一切军务,全权统领三军。

抬棺出征,誓死复疆

收复新疆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但对于左宗棠来说,往后的每一步同样艰巨无比。首先,新疆距离内地有万里之遥,一旦双方开战,粮草、后勤、军队补给该如何解决?西北拖欠的2100余万两军费从何而来?大英和沙俄该如何应对?

此外,左宗棠当时已是63岁高龄,而清军更是羸弱不堪,军中士气又该如何提升?

针对这些难题,左宗棠当即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方针,也就是缓慢前进,让军队和补给有充分准备,然后快攻,以减少损耗。

为了凑钱,左宗棠又亲自出面,四处借钱借粮,先是向山西的晋商乔致庸借钱筹备军需,又让“红顶商人”胡雪岩向英国汇丰银行借了白银1375万两,同时从俄国收购了大量廉价粮食。

而为了不延误海防建设的进程,同时提升军中士气,老臣左宗棠在出征之时,竟让部下拉来一口量身定做的棺材和军队同行,借此向国家和三军表明自己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

1876年4月,清军在酒泉誓师,左宗棠坐镇中军指挥,湘军刘锦堂率军进疆,就此拉开收复新疆之战的序幕。

在清军猛攻下,阿古柏的军队根本难以抵抗,很快,清军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牧地、玛纳斯等地。

次年4月,清军分三路进军南疆,不到一个月便连下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城。经此一役,阿古柏军队总计损失“不下两万人”,相当于其总兵力的一半,南疆的门户从此大开。

5月份,阿古柏服毒自尽,其内部方寸大乱。10月,清军先下南疆东四城,又急攻西四城,值此时,阿古柏之子出逃俄国。

1878年1月2日,随着清军成功收复和田,也宣告收复新疆之战取得胜利,此次大战,前后共历时一年半的时间。

战俘处理

成功收复新疆之后,如何处置这些外族战俘,成了左宗棠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根据以往惯例,俘虏通常会被划归清军的编制中,或是随军出征,或是戍守边疆。当然了,身为一个战俘,他们在军中的地位也是低人一等的,并没有什么自由。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左宗棠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留他们一条生路,而是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杀。”

在左宗棠看来,这些战俘不单单是战败投降的敌人,他们原先都是中亚的军队,和中国人不同宗不同源,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旦日后俄国有所行动,他们必将会第一时间反叛。

其次,屠杀战俘虽然是反人道的行为,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有展现出清军强硬,甚至是残暴的一面,才能让那些外来侵略者有所忌惮。

而事实也证明,左宗棠的决定是正确的。

1880年,左宗棠将军队总部迁到哈密,率军兵分三路进军伊犁,沙俄眼见这般猛烈的攻势,又回想此前阿古柏的遭遇,也不敢继续死咬新疆不放,最后和清廷签下了《伊犁条约》,就此彻底退出了清朝国土。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的30多年里,新疆都没有受到外敌入侵,天山南北的百姓也得以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

由此可见,老臣左宗棠的西征,其实不仅是惩戒了外来侵略者,更是粉碎了无数个正在发酵的侵略计划,可见左公的深谋远虑。

0 阅读:39

博速遥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