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占位是一种在医学影像检查中常见的现象,它通过 X 射线、CT 等检查手段呈现出不规则的密度影,提示肺部存在某些病变,但具体的疾病性质却难以确定。这种占位性病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涵盖了肺炎、肺部良性病变、各种性质的肉芽肿以及肿瘤等情况。
而对于肺部恶性肿瘤,它是导致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身体危害极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癌细胞可能扩散至全身。较高分辨率的 CT 有时可以根据每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做出倾向性判断,但为了准确确定病变性质,通常还是采用组织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因为仅通过 X 光片、CT 检查只能做出倾向性诊断,无法明确病变是感染、良性还是恶性。总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复杂多样,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才能明确。
二、肺部占位之严重程度(一)良性占位相对乐观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相对来说情况较为乐观。以肉芽肿为例,肉芽肿是一种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如果是肺部肉芽肿引起的占位,一般来说只要定期复查,没有出现特殊症状,是可以先进行观察的。
肺部的一些良性肿瘤,如肺纤维瘤、肺软骨瘤等,这些肿瘤生长缓慢,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此外,肺囊肿也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较小的肺囊肿一般不严重,但较大的肺囊肿容易破裂、出血,且会有休克风险,应引起重视。不过,只要及时治疗,大多可以痊愈。
(二)恶性占位较为严重肺部恶性占位性病变则较为严重。当占位性病变是肺部或胸部恶性肿瘤时,尤其是与心脏、大血管、大的支气管、气管粘连比较密切,无法手术切除,通常预后不好。例如小细胞肺癌,它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多数患者确诊后生存期仅有 1 年左右。鳞癌及腺癌如果发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病情也相对严重,生存期会大大缩短。
但如果占位性病变是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彻底切除,术后的化疗和放疗也能缓解病情,这样的占位病灶可能预后相对要好。例如非小细胞肺癌,如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大细胞癌等,能够在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切除,未出现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扩散,也未发生远处器官转移,此时预后相对较好,可以生存 5 - 10 年。
总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性质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多种因素,一旦发现肺部占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肺部占位之诊断方法(一)多种检查手段结合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胸片或胸部 CT 是常用的初步诊断方法,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阴影,但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
对于可能是球形肺炎引起的占位,患者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病灶是否吸收。如果是肺结核,患者大多会出现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及时规范地进行抗结核治疗后,病情通常能得到控制。而对于肺部肿瘤的诊断,则较为复杂。
肺穿刺是明确肺部占位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确定肺部结节或肿块的性质,如错构瘤、肺癌、血管瘤、炎性假瘤等。肺穿刺包括经胸壁穿刺活检、浅表淋巴结活检、闭式胸膜针刺活检等,在超声、支气管镜或 X 线引导下进行。对于肺周边部位或者是肺内弥漫性的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肺穿刺前,患者需要接受详细的检查,如胸部 CT 甚至是 PETCT,高度怀疑该占位是肿瘤性病变时才进行穿刺。同时,要求病人要保持平稳的呼吸,不能咳嗽,操作者应细心、耐心、认真和快速,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以降低风险。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靠近肺门的占位病变有重要价值。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活组织,在显微镜下放大到一定倍数行细胞学检查,个别情况下由病理科完成分子水平上的鉴定(如免疫组化等)。
痰脱落细胞检查也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通过收集患者的痰液,查找其中是否有癌细胞,虽然阳性率相对较低,但操作简便。
磁共振检查技术在诊断肺部占位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
PET 检查,即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是鉴别良恶性肿瘤较好的一种检查,但价格较贵。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临床医生做出诊断和正确治疗方案。
总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需要多种检查手段结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明确病变性质,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四、肺部占位之表现症状(一)肺脓肿表现肺脓肿是肺部的一种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属于比较重的肺部感染。主要症状为高热,体温可达 39℃至 40℃,脉快、乏力等全身感染表现明显。患者还会出现咳嗽,咳大量脓痰,每日可达 300 - 500 毫升。当累及胸膜时,会出现胸痛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盗汗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肺脓肿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病程一般超过 6 周,此时患者会因脓肿破入支气管而咳大量脓痰、咳血,且因为长时间缺氧及消耗,可导致杵状指形成、消瘦以及乏力等慢性消耗病症状。
(二)结核球表现结核球是结核坏死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的边界清楚的病灶。患者往往有长期结核病病史,常出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毒表现。同时伴有咳嗽咳痰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少量咯血,大咯血比较少见。结核球多表现为边界分明的结节或肿块,可见于原发性肺结核或继发性肺结核,通常边缘光滑、锐利,偶有空洞和钙化。多位于肺上叶,通常表现为单个结节,偶见多发结节,大小从 1 厘米到 10 厘米不等。部分结核球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难以与肺部恶性肿瘤相鉴别,需进一步行针吸穿刺活检明确。
(三)肺癌表现肺癌初期多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多表现为长期原因不明的刺激性干咳。当引起阻塞性肺炎时可以出现咳嗽咳痰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以出现一系列压迫或转移症状。例如,压迫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压迫臂丛神经可以引起一侧上肢疼痛麻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出现骨转移时会出现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肺癌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不同患者出现症状不同,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五、肺部占位之治疗方案(一)良性病变治疗肺结核治愈后遗留钙化病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仍需定期随访复查。若处于肺结核正在发展阶段,可通过询问病史并进行结核杆菌实验明确诊断。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有利福平、乙胺丁醇等。通常需要联合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例如,一位 35 岁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经进一步检查确定为肺结核正在发展。医生根据其病情制定了抗结核治疗方案,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以及异烟肼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肺部占位性病变也逐渐缩小。
除了肺结核引起的良性占位病变,其他如肺部的一些良性肿瘤,如错构瘤、肺纤维瘤等,如果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进行观察。但如果肿瘤较大,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者存在恶变的风险,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患者一般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预后良好。
(二)恶性病变治疗肺部肿瘤是导致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首先,需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检查手段明确肿瘤的良恶性。
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早期一般会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例如,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将肿瘤切除后,再进行病理活检,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或者因身体条件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采取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放疗包括局部放疗和全身放疗,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化疗药物如顺铂、吉西他滨等,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同时,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肺癌,还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例如,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此外,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于其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很早可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对放射和化学治疗较敏感。一般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