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会堂竣工,毛主席看到天花板后愣了神:这是谁的主意

何止是电影啊 2024-10-10 17:27:36

1959年9月,毛主席在一众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即将竣工的人民大会堂。他们慢步从一侧的宴会厅穿过来到中央的万人大礼堂,当抬头看到了头上天花板时,毛主席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还问身边的人“这样的天花板是谁的创意”。

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上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发出那样的疑问呢?这还要从为什么要修建大会堂开始说起。

人民的大会堂

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前,最早时是一个由东西走向的长安街、南北走向的千步廊和正阳门北的中华门所组成的封闭“丁字形”广场,在明清时期更是因为在长安门右侧有等待处决的犯人而成为了百姓们避之不及的“圈地”。

孙中山带领革命党推翻清政府统治之后,北洋政府把这里的千步廊进行拆除,建立了现在的中山公园,又把附近的一些原有建筑进行改建,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开放型”结构。

但无论是在封建时期,还是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天安门前面的广场,都并非是百姓的广场。

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天安门广场才开始真正为了人民而改变,例如第一次开国大典之前就曾经把长安门的左右两个门拆除,改为可以让人们登上去参观阅兵的观礼台。

在1955年之前,天安门广场附近仍然有一部分百姓居住的居民区,百姓们也能到天安门广场上去游玩。

为什么说1955年之前呢?因为从1955年之后,这里就已经开始筹建人民大会堂。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层就已经有了再建一个巨大会堂的想法,只不过碍于抗美援朝,以及战后国力有限,所以一直也没有真正实施这个计划。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发展国家经济。在当时那种全国上下一盘棋的特殊时期,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相关指标。也正是在那种“手中有了闲钱”的情况下,毛主席才对当时的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问起了“我们自己能不能盖起来一座能够容纳万人的大会堂?”

这并不是毛主席第一次想要建造我们自己的万人大礼堂。早在1945年的延安杨家岭时,毛主席就在原本仅能容纳二三百人、当天却挤进了755人的“大”礼堂中,看着挤坐在长椅上的党代表们,心中就已经有了准备建一座能够容纳上万人、容纳上万人民的超级大会堂。

1958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束,建造万人大礼堂的计划,也在当年的北戴河会议中被提上了议程。让人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个议题没有遇到任何质疑就得到了通过,似乎在人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该不该建,而是只有应该怎么建。

当时正在担任北京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的沈勃,在记事摘要中这样写道“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中央准备在北京建造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几项具有意义、又具有实用性的几项重大建筑工程”。

要建设工程,首先就要动员当地居住的百姓搬离已经生活多年甚至几代人的老宅子,这在现在恐怕是许多工程施工前最难的地方。但是在当时,人们听说是要建设这样一个大会堂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也不需要街道人员进行动员,便纷纷主动搬离了自己的家。

67个拆迁单位、2170间房屋和684户居民,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其实是百姓们对中央和国家的支持。

在大会堂正式开工之前,这座能够容纳数万人的大会堂就已经画上了人民的符号,也注定着这个会堂是“人民的大会堂”。

穹窿顶的五星

1958年9月7日,国内各地建筑界顶级专家在接到紧急通知之后开始涌向北京,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吴良镛等国内顶级专家。然而这些专家在到达北京之后,却有些“犯难”,因为这一次的任务是建造一座集万人大礼堂、综合办公楼和宴会大厅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而且还是在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参考的资料和数据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是一般的建筑这些专家们还并不会感到太为难,但这一次却是这样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特大工程,这些专家不得不谨慎对待。

是中式,是西式,还是俄式,还是中西合璧,这曾经是在数十名专家口中不断争论的问题,专家们的各种方案和设想也一次次地被推翻。不过,好在这些都是国内顶级的专家,在经过短暂的“混乱期”之后,最终还是确定了方向。当然,这其中起到“主心骨”作用的人,还是负责大会堂整体工程的周总理。

在那些泰斗们为设计寻找出路时,周总理就宽慰他们“大家不要心慌,大会堂可以一年之内建造好,以后还可以慢慢修”,当那些设计纷纷落马时,又是周总理告诉大家“可以进一步解放一下思想,让年轻人参与到设计中来,也可以拓宽一下思路”。

周总理的一句话,让当时只负责“审核”的北京规划管理局的一些年轻技术者,也因此加入了设计组,并配合专家们设计出了一个“凸”字形的办公大楼,经过周总理在10月14日审核最终决定将北京规划局提交的方案定为最终方案,这就是如今的人民大会堂。

1.71万平方米的巨大面积,以“山字形”的方式将办公楼、大会堂、宴会厅三种功能一字排开,在具备各自功能的同时也能够相互兼顾。其中的大会堂长78米、深60米,足以容纳万人同时参会的要求。

直径2米的廊柱,在同时兼顾中国传统立柱特点的同时,又创新地做出了1笔12.5的新式柱式比;黄绿色的琉璃檐头、满布的卷草花纹,无不为庄严肃穆的大会堂添加了浓浓的中国色彩。这些都是让周总理十分满意的地方,并且周总理还为大礼堂顶端最中心地设计,提供了至今都让人们称赞的建议。

正中央一枚巨大红色五角星,代表着党的领导,周围环绕着的500盏小星灯,代表着紧密围绕在党周围的全国人民;从中央向周围扩散的三层暗灯槽逐渐扩散,营造出一种极具层次的氛围感。

另外,周总理还将原本设计图中墙面和屋顶之间生硬的硬角设计,改成了圆形的转角,并且引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为其命名为“水天一色”,从而让人们在置身于“满天星斗、水天一色”的大会堂中时,能够消除因为空间巨大而引发的空洞感和距离感。

这种穹顶的设计,能够让在大会堂中的人们,无论在哪一个角度都能够看得清主席台,以及能够看得清穹顶上的那一颗硕大的红星。

主席的认同

1958年10月28日,人民大会堂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先后有30多万人参与到工程建筑中,他们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并且毫不怠懈、任劳任怨,所以进度出奇地快,到1959年中旬就已经基本竣工。

1959年9月9日凌晨2时,其他老城区的百姓正在沉沉地睡着,毛主席却在人们的簇拥下走进了依然如火如荼抓紧施工的大会堂。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虽然牵挂着大会堂的进度,但却只能在与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灯领导人进行会议之后的凌晨忙里抽闲到这里参观。

“我能在这里吸烟吗?”虽然这里已经大部分竣工,毛主席还是礼貌地向周围正在向主席等人鼓掌的工人们提问。当“得到认可”之后,毛主席掏出了一盒烟分给众人,自己也点上了一根烟吸了起来。

当时负责的北京整体工程改造的副总指挥万里提醒毛主席,目前这座大会堂还没有被命名。毛主席吸了一口烟,稍微思考了一下,“为人民而建的大会堂是属于人民的,我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

就这样,这座人民建设起来的大会堂,就有了“人民大会堂”的名字。

当毛主席等人踱步走进万人大礼堂时,毛主席抬头看到了头顶天花板上的群星灯群,以及那一颗直径达到5米鲜艳的红色五星。

“这个是谁的创意啊”。毛主席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向身边的随行人员询问。当得知是周总理的创意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在这两名已经搭档三十余年的老搭档心中,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可,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微笑着点头,就已经是对彼此最真诚的认可。

毛主席虽然并没有对周总理予以称赞,但却对身边的万里打趣地说,“你是万里,是日行万里呀,这个施工的速度很快,质量很好”。万里也并不居功,表示这是数万名工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工作的结果。

人民的大会堂,由人民来建设,也是代表着人民的权利。当初1948年准备建立新政府时,毛主席指出我们是人民的政权、是人民的政府,在开国大典上时,毛主席在回应人民的呼喊时不仅说“同志们万岁”,而且还喊出了“人民万岁”。

毛主席的心中一直都在装着人民,周总理和其他的领导人也同样装着人民,所以才会在曾经的皇家城墙之外建立了一个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大会堂。

参考资料

《《共和国符号》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

《毛泽东命名“人民大会堂”》中国人大杂志

《周恩来与建筑人民大会堂的故事》人民网

《1959年9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凤凰资讯

0 阅读:36

何止是电影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