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到校长,他坚持“学养课堂”改革二十年

未来有苑 2024-02-29 17:53:17

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校长,三尺讲台一直都是叶志青坚定、执着的追求。从业20余年,他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改革。

他说:“只有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扎根教学一线,才能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真正推进教学改革。”他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学养课堂教学的长期探索者和大胆改革者,一直扎实且坚定地推进整校教育教学改革。以爱为基,勇于探索的他既是教学改革的创新型校长,也是善于总结反思的研究型校长。

1、以生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有这么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学习,而不是只学会知识点、只学会应试呢?叶志青开始探索课堂改革。他提出“师生导演”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转变原本的“老师讲课学生听”的语文学习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

该教学模式有4个特点:首先,先学后教,课前注重学法指导,学生采用“微点批注阅读法”进行预习,让学习真实发生且很有效;其次,重教重育,学科实践中体现学科育人导向,尤其是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再次,少教多学,教师只是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点拨重难点和拓展问题与思考,其余时间都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最后,动态生成,学生的表现正确与否,都将化作老师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生成点。

例如,在《狐狸与乌鸦》一课中,叶志青邀请了5名代表全班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参与备课,确定了自读自悟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叶志青转换身份,以导演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以招聘小演员的方式组织教学,用发散性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基于课本迸发的想象力留下了广阔的舞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2、从“生本课堂”到“学养课堂”的改革探索

叶志青提出的生本课堂即转变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由“师本”为主转向“生本”为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语文学习方式、学习工具等问题和教师重“教”轻“育”问题。在“生本课堂”推行了一段时间后,叶志青发现,学习的过程并不只是他一开始想到的“听”转化为“学”这么简单,而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贯彻始终、紧密联系。因此,他又继续迈出了探索“学本课堂”的一步。

在叶志青看来,“学本课堂”即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叶志青团队将各学科按照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认知层级,制定了“学本课堂”学习方法提升路线图,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提问的能力,学会问难、问惑、质疑、发新问。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一种习惯,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的症结点找到,分析并生成一个能表述出来的问题。此外,叶志青还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不管质疑的是对是错,质的过程本身都是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在“学本课堂”的实践基础上,他继而开始了语文学科课堂的改革转型——“学养课堂”,也被称作“n+2+2”。“n”代表语文课本的周授课数,两个“2”分别表示经典诵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周课时数。例如,一周有7节语文课,也就是“3+2+2”,那么有3节课老师带领学生用“微点批注阅读法”进行学习,再分别进行两节课的经典诵读和整本书阅读。叶志青解释:“大量的阅读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品质。”

在“学养课堂”上,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学养。叶志青表示,“学养”是指学识、学问和修养,学业上的修养,即格物致知,学问思辨,知行合一。修养是人的思想、品行、知识、技能、艺术与情感等经过修炼达到一定水平而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素养是平日的修养,我们理解为新时代君子人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培育学生学养,从学养内化为修养,从修养固化为素养,学问古今中外,修成内外本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养。”叶志青说,一是要强调学习价值观,二是要强调从外化转变为以内化为主,内外兼修。

3、整校学养培育体系建设

在语文学科“学养课堂”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叶志青开始向全校推行全学科的“学养课堂”。一时间,曾经被所谓“主科”挤占的音乐、体育、美术和科学课成了孩子们培养个人爱好、发掘自我潜力和充满欢声笑语的学习天地。

一般学校的课表上只有“体育”“美术”“音乐”,而叶志青的学养培育体系中,实行“模块教学”,由音体美专职教师为分别申报某课程的同学集中授课,两节连上。音乐课堂开设声乐、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民乐、管乐、吉他、竖笛、葫芦丝、小提琴、古筝、电子琴、奥尔夫音乐、戏剧等分类选修课程,美术课程开设儿童画、版画、国画、素描、书法、陶艺、黏土、剪纸、小制作、摄影、动漫、创意设计等分类选修课程。

课程富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通过几年学习多项技能,实现内容的贯通和整合,从而在毕业时达到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追求课堂的多样性的同时,叶志青也对课堂质量非常自信:“如果想学芭蕾就选芭蕾,专业的芭蕾舞老师来教你,而且一年以后保准你能立起足尖来。”

为了在学校层面上实现学养培育体系,叶志青积极推行走班制,推动分类、分层、分组学习。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分类学习。三至八年级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实行选课走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内容模块,走班上课;尊重学生认知差异,开展分层学习。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分A、B、I三层进行走班教学改革;尊重学生和学科特点,开展分组学习,采用一个班级分两个小组由两个教师同时上课的方式,实现小学科学,一、二年级音乐和美术走班分组学习,在大班额的前提下实现小班教学独有的对学生个体的关照。

从语文课堂到全学科课堂,再到整个学校的培育体系,叶志青以“学会学习”为中心,着手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实践中总结出学生学养培育的具体策略,形成了学养为本、学养课堂、学本治理环环相扣的学生学养培育策略体系。

学养为本,知行合一。学养为本的内涵包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科素养为本,以学习素养为本。在叶志青看来,学养课堂既重视学习素养培育,即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又突出立德树人必备修养与品格,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20载对教育创新、改革的辛勤探索,源自叶志青校长对教育事业的坚定热爱。对于课堂的深入观察与理解反思也并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在对课堂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实践出来的。他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磨课”训练法,不断磨练上课水平,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2024年4月9-11日,亚洲学校建设大会特别邀请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民治校区校长叶志青校长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活动,届时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分享,敬请期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