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现任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党首特鲁多宣布了自己辞职的消息。按照加拿大宪法的规定,加拿大总理辞职并不影响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但是执政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选出新的党首来继任总理一职。
特鲁多家族可谓加拿大政坛的金字招牌。特鲁多的父亲老特鲁多曾经当了16年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不差劲,自2013年当选自由党党首后也随即成为了加拿大总理并成功连任三次。
按理说,处于第三任任期内的特鲁多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但是他却在今年1月6日突然宣布自己辞职的消息。许多加拿大内部的官员称这并不意外,因为在两周前特鲁多的左膀右臂之一的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弗里兰已经率先辞职,这对于特鲁多的打击巨大。

其实从去年美国大选进入到开票阶段的时候,特鲁多就已经十分紧张了。因为特朗普在当初竞选时就曾扬言如若自己成功当选,将在全世界开启“收税机”。
去年11月30日,特鲁多就立即前往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会见这位还未正式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放出话来,自己上任后就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超过25%的关税,因此特鲁多马不停蹄地赶紧去见了特朗普一面。
有消息传出在这次的见面中,特朗普和特鲁多就开起玩笑说特鲁多不适合当加拿大的总理,倒适合当美国第51个州的总统。

但是当特朗普1月20日正式上台后,这个玩笑话也成为了特鲁多的噩梦。此后在多个场合下,特朗普称不排除用武力让加拿大并入美国成为其第51个州。这番言论也在世界上引发了海量的讨论。
特朗普觊觎加拿大并不是这几天才有的事,早在他的上一个任期,就对加拿大颇感兴趣。他也曾说过想要加拿大的言论但当时的特朗普被民主党搞的心烦意乱此后并无再次提及,因此这也被当成了他的“醉话”无人在意。
现在回想起来,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似乎对于加拿大非常在意。美国旁边这个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加拿大已经不仅仅是美国人的后花园了,美国人的野心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加拿大和美国的每日跨境的贸易往来就高达27亿美元,美国超过36个州最大进口商品也来自加拿大。不仅如此,美国超过半数的原油和电力供应均来自加拿大。
这就让特朗普不得不眼红加拿大的“地大物博”了。在特鲁多公开声称加拿大并不可能将主权归属美国的时候,特朗普向加拿大再次扬起了关税大棒。
一面是想要继续同美国做贸易但无法承担高额关税的加拿大,一面是面对美国吞并的野心。特鲁多彻底的凌乱了,原本他的助手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弗里兰想要通过灵活的财政计划和外交关系并行的手段一点点来争取加拿大的机会,但是眼见特鲁多频繁去见特朗普并频遭受“侮辱”后,弗里兰干脆眼不见心不烦选择了辞职。

加拿大已经快成为了全球的笑话了,况且自由党的竞争对手保守党不断嘲讽其在做丧权辱国的事情。特鲁多选择了认输。
本以为想着和特朗普搞好关系后,加拿大可以一边享受美国的庇护一边继续同美国做贸易赚钱,但是特朗普似乎对于加拿大志在必得,对于特鲁多的诸多“侮辱”其实也是在更进一步地挑战加拿大的主权。
接受了特鲁多辞职后的自由党火速开始了选举。3月9日,自由党选出新任党首来接替特鲁多。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新任党首、未来加拿大的新总理马克·卡尼居然没有任何执政经验。

马克·卡尼商业出身,此前一直活跃在金融界,曾经当过英国央行和加拿大银行的行长。因为特鲁多的突然辞职。卡尼也在1月16日辞去了商界的职务继而加入自由党参加选举。可以说卡尼并非实际意义上的民选总理,而是被局势推到了台前。
卡尼金融出身,他的继任也意味着加拿大开始要和美国贸易在正面开始“杠”了。
果不其然,卡尼当选后的一番言论也比较强硬,称绝不会接受加拿大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更是扬言要开始报复特朗普此前的举动。

卡尼直接指出了美国是趴在加拿大身上吸血的虫子,不停地在削弱加拿大经济的影响力。美过从加拿大享受到了低廉的农产品却“放下碗骂娘”这种行为加拿大上下绝不会接受。
和特鲁多百般委屈讨好特朗普的行为不同,卡尼直接表示加拿大将采取反制行为,对于美过进口商品实现同等的加税予以报复。
卡尼的这番言论自然得到了加拿大上下的一致力顶。这也许会重新影响美国和加拿大在外交、经贸及军事上错层盘横的关系。

不过虽然在公开讲话上,卡尼对于特朗普和美国的态度十分强硬,但是他私下里依然决定继承特鲁多的风格,想要去拜会一下特朗普。
很多人认为,加拿大虽然用换总理的招数强硬拒绝了美国吞并的提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后特朗普会就此罢手。
参考信源:
1、锦观新闻-接棒特鲁多,加拿大新总理:报复特朗普(2025-03-10)
2、环球网-加拿大“父子总理”的中国缘(2016年 25期)
3、新华社-加拿大副总理兼财长弗里兰宣布辞职(2024-12-16)
4、澎湃新闻-特鲁多突访海湖庄园与特朗普会面,或为应对美方关税威胁(2024-11-30)
5、环球时报-特朗普“建议”特鲁多当美国州长(2024-12-05)
6、红星新闻-特朗普再称特鲁多为加拿大州长 白宫:这样少缴税!(2025-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