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VGA Que Dynamic IEM - TDS REVIEW
シブガ Que ダイナミック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SIVGA Que: IV (Recommend)
这是斯唯嘉 SIVGA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一个产品。
SIVGA 一直以来以在耳机里使用各种木头出名,此前我个人相对熟悉的耳塞产品还得追溯到一条平头耳塞上。不过,对于 SIVGA 的高端品牌 SendyAudio,可能我的熟悉程度要高不少。除了评价不错的 Aiva 头戴平板耳机以外,在几年前,SendyAudio 还被叫做 SendiyAudio,它家的 M1221 圈铁耳塞算是当时我个人印象深刻的产品。鹊是 SIVGA 在今年深圳展上的主推型号之一,本篇就来详细聊聊它的表现。

鹊的包装体积适中,以黑色为底,能看到喜鹊和云纹的图案,呼应了产品概念。内部配件包含一个皮质收纳盒和四对耳套。

收纳盒的材质据官方说是疯马皮,总之摸上去是有一定光泽感的。拉链顺滑程度良好,盒子本身偏硬,跟很多耳机送的皮包相比起来,是有一定棱角感的,自然也具备一定的抗压性能。内部空间中规中矩,要是为了抗压而设计了一定的切角,盒子也不算厚,能放下鹊这一套以及一条尺寸不过分大的双口小尾巴。

耳套为导管稍硬、开口较小的状态,导管内侧的固定槽与鹊的导管形状适配,稳定性很好。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鹊有且仅有一种配色方案,是一种带有一点浅香槟金的银灰色,搭配原木色面板。

腔体材质为锌合金,不过,相对于很多低价位的类似体积锌合金腔体耳塞来说,鹊的腔体重量并没有很高,佩戴起来也不会有明显的下坠感。刚上手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认为鹊是用锌合金为主体材料的塞子,表面的光滑程度非常高,以至于有一种额外镀了层膜的质感。光泽度是不错的。不过,在看到它气孔附近的细节之后,疑问没了,的确是有锌合金打孔后的特征。前后腔体之间的缝隙是可见的,毕竟是压铸工艺+抛光,不过均匀程度很好,不会有粗糙感。

面板材质为北美白枫木,表面摸上去比较光滑。白枫木与较浅的银灰色搭配起来也没有红木那种突兀感或者浓重感。得益于枫木抗变形能力还不错,你不用担心这块嵌进去的木头长期使用出现变形问题。枫木本身也参与了耳机后腔的谐振结构。

腔体造型大体上是类似于常规类定制公模的,但是结构上做了不少调整。它是相对偏长的,对于一些耳廓偏小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在纵向上有一点撑。边缘的适配倒是不错,在耳甲艇外边缘靠前的地方,能够适应耳廓的折角,不会感到压迫。腔体内侧则不是完全贴合的,似乎是为了引入更多的气流而考虑。在耳甲艇和耳甲腔附近都没有做得很饱满贴合,看上去曲面是比较流畅的。

佩戴感受上,除非是小耳廓,大多数常规耳廓人群都能够比较舒服地佩戴好,贴合程度不算高,稳定性还不错。腔体厚度适中,但是仍然不建议你侧躺佩戴使用。

导管的长度适中,稍微粗一点,好在限位槽设计得比较靠前,在安装耳套时不会造成什么困扰。导管口有一层长得像光圈的金属网,内层还能看到密度相对高一些的金属阻尼。腔体表面的开孔共有两处,分别位于腔体内侧靠上和耳甲腔过渡区域。被动隔音能力在类似体积的腔体里属于中规中矩。腔体没有气压平衡问题。

SIVGA 默认给鹊搭配了一条标称为无氧铜镀银材质的线材,Litz 编制,分线器以下为两股缠绕,紧密程度适中。线材总体粗细适中,单股的直径还是较大的,线皮透明度较高,比较柔软。没有明显的自缠绕现象。

可换线系统基于 0.78mm 2PIN 凹座设计,母座四周有 2mm 左右的下沉(相较于前腔边缘),没有防呆槽,对于方形平座插针和凸针均可良好兼容。线材端的插针紧密程度相当高。线材端是是凸出约 2mm 的状态,有防呆槽和圆点正负极识别,可用于大多数平座、凸座或者类似的轻微凹座的耳机上。

鹊搭载了直径为 10mm 的镀铍复合振膜动圈单元,按照官方的渲染图,悬边部分应当是柔性较高的。这颗单元采用了双腔体单磁路设计。
阻抗 32Ω,灵敏度 108dB(具体单位未知)。鹊总体上是一个稍微吃一点推力,但是不需要太大功率即可驱动好的塞子。我个人建议从 Space、DTC480 这类中端小尾巴开始搭配。入门级的一些大推力小尾巴比如 KA11 等也可以考虑。即使功率不足,它的三频分布和分离度等也不会受到影响。风格搭配方面,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
下面的声音描述,将基于原线单端驱动、默认黑色导管硅胶耳套的搭配进行,已经满足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多一点,厚度和饱满度适当。弹性中规中矩,但是下潜能力还不错。收放速度适中,留有轻度的残响。氛围烘托的晕染感是比较明显的,浓郁感不会过分。鹊的低频听上去是比较宽松、弥散的,氛围表达是鹊的核心,层次丰富程度和凝聚程度则不会特别高。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不会有明显的前倾感。
中频,人声的厚度不会很高,距离相对合适,不会有贴脸的情况,口型大小比标准状态稍微小一点。鹊对于人声的质感表现略优先于线条刻画。男女声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倾向,对于大多数流行歌曲中出现的人声类型都有所照顾,目前听下来只有极个别偏厚实的人声听上去会觉得“底盘”有点不够扎实,其他方面则是听上去相当舒服。顺滑程度较高,颗粒感有所打磨,保留得不算多。音色渲染不算多,大体上是一个人声低音频段有所调整,中高有圆滑处理的状态,但是音色并没有被扭曲,更多是为了平衡抓耳感与耐听度服务。喉音位置基本标准,气声的比例适中,齿音有所打磨,听上去不会有刺激感。同时,人声的通透程度也足够高。

乐器方面,鹊听上去也是质感优先于线条的。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听上去都比较柔和,厚度适中,拉拨弦细节丰富程度符合价位预期,没有明显的突出拱起感。大提琴的形体感结实程度中规中矩。铜管类的气势感不算突出,需要亮度的小号等有着足够但不张扬的亮度表达。木管类的表现令人满意,在保持了比较干净的基音听感基础上有着一定的空气感。乐器的泛音比较自然,不过量不会很充沛。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适中,Snare 收得不快不慢。镲片的刺激程度很低。
高频的亮度适中,听上去平滑程度比较高,不会有能量堆积的尖峰。极高频的延伸符合价位应有表现,滚降稍快而不会过于偏早。
声场的规模并不局促,听上去横纵都能拉开一些距离,结合一定的高度感,鹊能够呈现出边缘清晰度不高、比较弥散的扁球形空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不错,不缺整体感。解析能力同价位不错,没有过分突出“解析感”。动态与瞬态表现适中。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鹊大体上是适合大多数流行子分类的,除了特别极端的一些分支,大多数的泛流行、摇滚都有着比较舒服的听感。对于 RnB 的适应性尤其不错。特别重视瞬态和 bassline 凝聚程度的部分电子乐不太合适,金属大类也不在适应范围内。Anisong 方面,它不会拱出来录混音问题给你听,如果不追求过于近的人声,也可以试试。Acoustic 大类,爵士的表现还行,一些小编制的木管作品是不错的,大编制和注重气势感的一些铜管中小编制就不在它的重点适应区内了。

简单来说,鹊的声音是乍一听细节不会很充沛,中低频听上去也不太丰富,但是氛围弥散、音色自然、通透耐听的。500元左右的价位上,它是一条似乎没有激进采取内卷策略的产品,但是对于追求自然度的人群来说,是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选择。结合不错的做工和符合价位新产品应有水平的综合素质,鹊可以拿到我们的 IV 级评价。展会上遇到了可以试试,尤其是在逛展时听过一堆高密度、高锐度的塞子之后,用鹊“洗洗耳朵”是合适的。
KingTsui, TDS Studio.
Nov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