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
太天真!
都说养儿防老,可现实真能如你所愿?
邻居王大妈,辛辛苦苦拉扯大两个儿子,盼着老了能享享清福。
结果呢?
大儿子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几趟,小儿子倒是留在身边,可三天两头伸手要钱,不是要买房,就是要换车,说是为了以后更有出息。
王大妈老两口的退休金,几乎全贴进去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生病了都不舍得去医院。
你说,这养儿防老,养了个啥?
还不如当初多攒点钱,自己给自己养老呢!
现在社会变化太快,指望孩子,有时候真不如指望自己。
其实,你看看周围,有多少老人是靠孩子养老的?
很多老人,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一把年纪了还在帮着带孩子、做家务,甚至还要出去打工挣钱。
他们不是不爱孩子,只是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
可孩子呢?
又有多少能真正体谅老人的难处?
晚年凄凉?
谁之过!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一对老夫妻,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了点钱,想着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
结果呢?
房子买了,儿子结婚了,老两口想搬过去一起住,却被儿媳妇嫌弃,说他们生活习惯不好,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老两口无奈,只能又搬回了老家,守着空荡荡的房子,心里那个滋味,真是说不出的苦。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
老人们一辈子为了孩子操劳,到头来却落得个晚年凄凉的下场,这到底是谁的错?
是孩子不孝顺吗?
也许有这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老人们没有为自己留条后路。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靠不住,那可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安家》里的严叔,他和老伴一辈子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在上海打拼,开包子店,卖了几十年的包子,才攒来了一套房子的钱。
严叔和严婶本来等到了儿子要结婚了,就很开心,想着用自己的积蓄买一套房子给儿子结婚,自己也跟着儿子一起住,还可以帮儿子带孙子,想着就幸福。
当严叔买房的时候,就有人告诉严叔,可以不用 一次性付完全款的,可以分期付,把一些钱留来急用或者是投资这样赚取利益,可能会更好。
而严叔很相信儿子,还乐意把房产证的名字写上了儿子和儿媳妇的名字,并没有写他们的。
没有想到,儿子结婚后,严叔和老伴收拾东西打算搬进儿子家,还退租了房子,去到儿子家后,却被儿子赶出,两个老人家没有想到居然自己老了,还落得无处可去。
无奈之下,又返回去包子铺睡上一晚,又重新找房子安顿自己。
老了,却得不到儿子的善待,这种滋味真的很难受。
这也在提醒着我们,人老了,也要留一个心眼给自己的,没必要把自己全部的积蓄交付出去,自己要握紧自己的钱袋子,兜里有钱,才有底气。
退休金,才是王道!
我认识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李老师。
她年轻的时候,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退休后,每个月都有不错的退休金。
她用这笔钱,报了老年大学,学唱歌、跳舞、绘画,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她还经常和老同学们一起出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她说,年轻的时候为了工作和家庭,牺牲了很多自己的爱好,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
李老师的生活,真是让人羡慕。
她之所以能过得这么潇洒,就是因为她有退休金,有自己的经济来源。
有了钱,就能自己安排生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担心给孩子添麻烦。
所以说,人老了,手里有钱,心里才有底气。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退休金。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农民,没有工作单位,老了就没有退休金。
对于这些人来说,年轻的时候就要多攒点钱,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
靠自己,才是真理!
人老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残酷,但却是现实。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庭,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照顾你。
而且,人老了,最怕的就是给孩子添麻烦。
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排生活,自己寻找乐趣。
如果你身体还硬朗,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种花养草、做做家务、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如果你身体不好,就要更加注意保养,按时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人老了,虽然身体会衰老,但精神不能衰老。
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珍惜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充实而快乐。
就像那句话说的,余生很贵,请好好善待自己,学会为自己而活,毕竟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再为别人着想,也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你要好好攒钱,给自己养老,不是自私,而是真谛。
人这一生,很难去依靠别人,唯有依靠自己,在有限的人生里,让自己过好日子,开心度过每一天,知足常乐。
总而言之,人老了,最好的依靠不是孩子,不是房子,而是自己。
只有自己有钱,有健康的身体,有积极的心态,才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好好爱自己,好好生活,让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