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前言
中欧班列货运,俄罗斯说查就查,来自中国的快递包裹,美国说拒就拒。
中国公司外贸生意咋就这么难做?美国也就算了,俄罗斯也来横插一脚,这是怎么回事?
中欧班列
中国对外经济多年来,获得很大发展,除了依靠海运和空运,中国还在一带一路等政策引导下,建造了“中欧班列”。
这是一条中国直达欧洲腹地的内陆航线,沿线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通过中欧班列,中国商品可以出口到欧洲,欧洲货物也可以运输到国内,促进中欧经济进一步发展。
2011年,中欧班列开启运营,原本海运几个月才能送到欧洲,现在最多只需要20天,运费还更加便宜。
历经多年的发展,中欧班列贸易网更加完善,2024年这一年,中欧班列的发展更加迅猛,开行超1.7万列,运输货值达580亿美元,中欧贸易额逐年攀升。
但2024年10月,俄罗斯却突然发布政策,决定对中欧班列集装箱,进行全面检查。
说扣就扣,说查就查,俄罗斯表示,只要发现“军民两用”商品,一律扣押。
网购大家都清楚,快递迟到一两天还能忍,但要是推迟一两个月,黄花菜都凉了,说啥这东西都不会再要了。
俄罗斯这次,一查就是三个月,原本12月圣诞就要用到的衣服帽子装饰等,1月了货还没到。
这对商家来说,无疑造成巨大损失,不仅要给买家退钱,自己还要承担货物来回运费,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在俄罗斯都冻成冰块了,只能低价处理挽回部分损失。
因为俄罗斯的突击检查,一些外贸企业损失惨重,有的甚至却要面临巨额违约赔偿,俄罗斯为什么要大规模查扣中欧班列?
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状况面临不小的挑战,西方制裁的大网持续收紧,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到严重限制,与欧洲的能源贸易大幅缩水。
俄乌冲突的持续,使俄罗斯国防开支飙升,财政压力巨大,在这样的困境下,扣押中欧班列货物,产生的滞港费成为一笔可观的收入。
数据显示,仅一个月,俄罗斯收取的滞港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这对于紧张的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俄乌冲突大背景下,欧洲大量商品补给,来源于中欧贸易,一年不断运输的中欧班列,为欧洲市场源源不断进行供应。
俄罗斯急需中国的支持与合作,通过查扣中欧班列货物这一行为,俄罗斯似乎在发出“警告”信号,提醒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不要忽视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么做,显然不利于俄罗斯自身的发展,也打乱了中欧贸易的正常秩序,地球另一端的美国,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打压。
拒收来自中国的包裹,给中国对外贸易又蒙上一层阴影,这是怎么回事?
拒绝入境
2月4日,美国邮政在对外宣称,除了信件和文件照常收,其他所有来自中国内陆和香港的包裹,一律暂停接收。
只要是从中国发货的商品,美国邮政拒收,这针对的明显是中国外贸企业。
更让人气愤的是,原本不足800美元的包裹,入境美国无需纳税,但现在是“中国商品除外”,特朗普这是变相在给中国商品增税。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各界强烈反对,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美国邮政仅仅在12个小时之后,便宣布恢复接收这些包裹。
近年来,中国电商发展迅猛,在美国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一直以来,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深受美国消费者喜爱,这让美国本土相关产业,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暂停接收包裹,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减少中国商品的冲击,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电商的发展,让美国本土企业有更多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禁令实施后,部分商家还可能采取“第三方中转”策略,先将包裹寄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再进入美国。
这进一步削弱了禁令的实际作用,或许是意识到这些问题,美国邮政最终选择恢复接收包裹。
面对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和某些国家的施压,中国该如何积极应对?
中国应对
国内经济和外贸经济同样重要,在外贸遭受不公平打压时期,我们更改重视拉动内需,内部需求被调动起来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外贸市场份额。
各国热衷于和美国做生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国人消费超前,没钱也要刷卡享受,内需相当庞大。
我们适当扩大内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内需旺盛起来了,对外贸经济的依赖也会有所减小。
不过,这只是一时之策,要想经济长久稳定发展,最应该做的是不断壮大“人民币结算体系”,增加人民币国际认可度,对中国经济也有好处。
中国近几年在对外贸易上,多次尝试采用本币结算,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国家经济也会稳定向前发展,只有国家强大了,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信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2-06,《美国邮政一度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