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刚刚结束了在党校学习的朱瑞得知,中央打算任命他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协助时任八路军参谋长的滕代远同志工作。
听到消息后,朱瑞主动找到了毛主席,表示自己当年在苏联学过炮兵,希望可以在我军的炮兵建设工作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想到延安炮校担任代理校长。
一个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一个炮校代理校长,两个职务的高低差距显著。但朱瑞却不计个人名利,从革命需要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他的这种态度引起了毛主席的赞赏。在前往炮校工作之前,毛主席鼓励他要放手去做,做一个桥头堡。
朱瑞来到炮校不久,中央就发布了进军东北的命令。当时延安形势严峻,物质条件不好,组建炮兵的条件天然不足。为了能够更快的发展炮兵,朱瑞便主动请缨,率领延安炮校1000多名学员踏上了前往东北的道路。
这批学员都是我军的宝贝,大家都非常眼馋。在前往东北的路上,他们所经过的各军区多次截流,晋绥军区要走131人,太行军区要走42人,晋察冀军区要走70人……这些被留下的同志,成了日后华北各军区发展炮兵的骨干。
11月,朱瑞和他的队伍终于来到了沈阳。他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朱德总司令的介绍信去找当时苏军在东北的最高统帅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向他寻求支援。
朱瑞有过留苏经历,会说俄语,谈话中,马林诺夫斯基表现的非常客气和友善,但一谈到实质性问题时,尤其是请苏联援助我军建设炮兵的时候,他就表示为难了。他婉言谢绝说苏联已经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协议,不能公开支持,建议朱瑞另想办法。朱瑞一来就吃了闭门羹。
在延安时,朱瑞就听说东北遍地是日本人留下的武器,等着我们随便拿。但当他来到沈阳一看却发现根本没有那回事,苏联军队只管往火车上装运东西回国,根本没有留下几件东西给他们组建炮兵。他们想进入苏联的他们想进入苏联看守的日军仓库,但是荷枪实弹的苏军根本不让他们靠近。反复交涉也无效。
怎么办呢?朱瑞下令学员们立刻分头行动,到各处去搜寻大炮和坦克,可是几天忙下来。只找到了很少的东西。当时东北城市里日军留下来的武器已经被搜寻殆尽了,朱瑞很快决定把目标放到东北城市之外,他下令炮校上至首长干部,下至伙夫马夫,通通都要走出去,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沟荒野,只要听到哪里有炮就往哪里去,就算没有听说有炮的地方也要去看一看,能找到一门就好过没有。
据曾任炮校副校长的邝裕民中将回忆,当时大家顶着东北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几乎走遍了北满的每一处土地。当时老乡给我们报信,说那里的河底有炮,我们带着绳子家伙就去了。有一次,我们找到了一处日军的秘密仓库,一次发现了15万发炮弹,大家简直高兴疯了。大家还把搜集到了的零件耐心组装起来,这样一点点地凑起了不少的炮。
当时朝鲜的同志和我们关系不错,他们告诉朱瑞,苏联人把武器拉到了朝鲜的什么什么地方,朱瑞得知后,立刻坐着火车去了平壤,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回了一批火炮。
为了搞到火炮,朱瑞可以说把他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了。到1947年2月,炮校总计搜集到了大小火炮700多门,炮弹无数,这背后是无处的血和泪。当时东北到处有野兽和土匪出没,还有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很多同志就在这期间永远地倒下了。
在1946年5月的四平保卫战结束后,我军的指挥员越发意识到组建炮兵部队的重要性。这一年7月,朱瑞在东北局的委托下起草了《炮字第一号命令》,《命令》中指出:
我军正处于走向正规化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一时期,炮兵的建设就是转变的标志和重要设施。我军必须改变我们的组织结构、作战战术形式,编成一定数量的炮兵,并使之和炮兵等兵种正确地协同作战。“一切对炮兵的忽视与漫不经心,都将造成对建军的损害。”
当时负责东北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表示,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对炮兵给予支持。他下令拨出3300两黄金交给朱瑞做军费。
朱瑞回去之后对大家说:“我已经向东北局和陈云同志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在3个月时间里训练出4个团,开赴前线打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
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下达《炮兵第二号命令》,任命朱瑞为炮兵司令员,邱创成为政委,组建了炮兵的领导机构和指挥系统。
11月,炮兵部队开始集结训练。朱瑞下令,针对部队的行军、伪装、防空能力进行专项训练。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这期间这支年轻的炮兵接受了战场的考验。三下江南战役后,部队上下都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朱瑞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战场的实战,从战斗中总结出了三条炮兵战术原则,这三条战术原则成了日后东北野战军的指导性战术。
第一条原则,步炮协同。炮兵既是独立兵种,又是从属步兵的兵种。独立兵种的属性,决定了步兵不能过分要求炮兵的作用,或者产生依赖、等待炮兵的心理,而忽视了步兵自己要依靠运动、冲锋、肉搏等形式来获取最后的胜利;而炮兵的从属兵种属性又决定了,炮兵需要懂得如何与步兵进行配合协同,要懂得如何服从步兵的作战意图和需求。
了解了这种辩证关系,才能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步炮协同。朱瑞指出:正确的步炮协同,是炮兵根据步兵的目标攻击敌人的阵地,轰击结束后,步兵立即开始运动,接近敌人,根据炮兵的成果打破敌人的目标。在步兵行动的同时,炮兵应该调整火力,向敌人的纵深阵地和两翼进行扩展轰击,以阻断敌人返回阵地或者反突击的可能,支持我方步兵获取和巩固阵地。
第二条原则,集中火力。集中火力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步兵,也适用于炮兵。有了炮兵之后,步兵不能过度依赖炮兵来解决战斗,以至于一个营一个连的战斗也要炮兵来配合支援,这样的结果就是炮兵一再分割,失去了它的火力威力,这对于战争是非常不利的。当然,有时候过度的拥挤也会造成炮兵阵地的暴露。集中火力也不是对一个目标猛打,而主要是克制碉堡,为步兵开路。
第三条原则,快准猛。由于我军炮兵存在的种种天然不足和劣势,不可能完全采用标准的战术,应该注意扬长避短,采取一些非标准的战术,比如抵近射击,大炮上刺刀。这个战术在电影《大决战·平津战役》中就有过体现:炮兵在步兵的配合下推进到距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快速瞄准,迅速打击,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由朱瑞总结出的这三条战术,在日后成为东北炮兵无往不利,威震敌胆的制胜法宝。而朱瑞同志对炮兵建设的贡献,以及他对炮兵战术的总结,也使得他永远地在我军的战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
1948年9月底,锦州战役的前奏义县战斗打响,战前朱瑞下令把上百门大炮击中摆在城北的大凌河对岸,上百门炮一齐猛轰,这样雄壮的场面在我军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朱瑞深知,这次战役是不久后锦州战役的预演,所以他亲自到阵地视察了炮兵的工作。
10月1日总攻开始后,在短短的4个小时里,我军就胜利结束了战斗,俘虏了守军师长王世高。在战斗即将结束后,朱瑞跑到前线观察炮火的突破情况,不幸踩上了一颗地类,壮烈牺牲。当时朱瑞只有44岁。
朱瑞牺牲的噩耗传来,东野全体将士都陷入巨大的悲痛,毛主席闻讯后专门指点慰问,悼念这位我军炮兵事业的开拓者。斯人已逝,但他的功绩必将永垂不朽,向我军“炮兵之父”朱瑞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