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计划一抛出来,全球震荡,特别是资本市场,短短几天,全球主要市场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就蒸发了。
这还只是开始,因为先动的是资本市场,然后就会反应到实体经济之上,毕竟美国一直进口大国,从全球很多国家大量进口产品,一旦关税叠加这么高,对整个贸易行业会形成重要影响。

美国为何这么干,特朗普的想法非常简单,一是尽量减少贸易逆差,谁对美国出口的产品顺差高多,就收谁的税高,类似于返利,你赚走美国的钱的比例,就要返50%的税点回来。
另外就是想要制造业回流,特朗普认为,我加了这么多的关税,你们如果不想出这个税,就到美国来制造商品,那么就没有税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实也有很多企业投降了。
比如韩国现代,选择投资210亿美元,到美国建设大量的厂来生产汽车,减少关税对自己的伤害。
而台积电也投降了,因为美国对中国台湾的税也不低,高达32%。台积电再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累计投资1650亿,到美国建设6座芯片厂,2座封装厂,还有一个研发中心。
据称这些厂建成之后,将占台积电30%的产能,可以满足大量美国的订单,这样避开美国征收的关税。

而看到台积电“投降”了,台湾省的众多台积电供应链,也跟着“投降”了,据媒体的报道称,目前至少有20多家台积电的供应链,比如像汉唐、兆联、华懋、辛耘等都在其中,它们也计划到美国建厂,为台积电提供配套服务。
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关税,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跟着台积电去美国后,能够趁着美国想重振芯片制造产业的关头,能不能撬开格芯、英特尔等的大门,成为它们的供应商。

说真的,在这样的关税冲击之下,接下来这样的企业会有很多的,特别是一些比较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肯定会想一些办法到美国去建厂之类的。
不过,特朗普的计划也没有这么容易就实现了,仅靠一个关税,就能够让制造业回流,那就扯淡了,接下来势必会有各种程度的动荡,最终结果谁也不清楚,但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反正是越来越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