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逆天改命,阿根廷GDP增长率成为拉美地区第一。
阿根廷总统米莱,一直都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铁粉,当初在阿根廷实施“休克疗法”,还不远万里去找特朗普取经。
然而,曾经亲近特朗普、频繁炒作“中国威胁”的米莱,现在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承认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阿根廷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叫嚣“中国是刺客”,要跟中国断绝关系的米莱,怎么转性了?阿根廷起死回生,中国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米莱的休克疗法,成功了?米莱登上阿根廷总统宝座的大背景,是阿根廷通胀冲到历史顶点,民怨沸腾人们对前任政府极度不满。
于是很多人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把米莱选了上来。
当时阿根廷已经长期深陷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债务危机和外汇储备不足等诸多困境,如果把阿根廷比作一个人,那么可以说是“癌症扩散”,基本熬不下去了。
对此,米莱给出的治疗方案很简单,也就是“休克疗法”,主张大幅度裁撤政府部门,减少财政支出,降低政府负债率,解除价格管控等等。
也就是“把市场交给市场”,最大幅度削减政府的参与度。
比如取消阿根廷90%的国家税收,原因是,阿根廷的政府过度臃肿,收税的成本比缴上来的税还要多。
阿根廷要征收100块钱的税,那么人工成本等各方面要支出的钱,可能能达到110,反倒还亏了10块钱。
而随着米莱压低全社会的税收成本,确实重振了阿根廷的实体经济,失业率从去年年初的7.7%降到现在的6.4%,实际工资也比1年前增长了3.3%。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今年阿根廷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增长5.5%,成为拉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
曾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米莱,现在确实在阿根廷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
中美关税战,阿根廷吃到红利最开始的时候,米莱实际上是抱紧美国的大腿不松手,也对中国发表过很多奇葩言论。
然而,人教人百无一用,事教人一次入心,真的接手阿根廷的经济烂摊子,米莱发现改变阿根廷的经济现状,最重要的是中国。
一方面,阿根廷的大豆、牛肉等农产品,迅速抢占了美国产品的中国市场。
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中美贸易受到巨大影响,尽管米莱自称是特朗普的“小迷弟”,但下起手来却毫不手软,抢走了大量美国的在华农业订单。
仅此一项,每年就能给阿根廷带来几十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大幅缓解经济压力。
可以说,阿根廷是实实在在地吃到了这波中美关税战带来的福利。
另一方面,中阿贸易也填补了阿根廷本土产能的巨大缺口。
今年2月份,阿根廷进口额增长了40%以上,达到近60亿美元,其中最为亮眼的,是中国商品的进口额将近翻倍,中国制造受到了阿根廷民众的热烈欢迎。
众所周知阿根廷饱受通胀困扰,但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很好地抑制了阿根廷的物价,直接促使民生商品价格降低了30%。
而随着中阿贸易的持续扩大,重振阿根廷的经济,也让资本市场对阿根廷经济重拾信心。
阿根廷能摆脱困境,中国制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前段时间,阿根廷还取消了固定汇率制,允许比索在1000到1400比索兑1美元的区间内自由波动。
而之所以米莱敢迈出这样的危险一步,可以说人民币给了其最大的底气。
首先就是中阿贸易帮阿根廷压住了部分通胀,米莱充分利用人民币来和中国做生意。
其次则是对阿根廷至关重要的货币互换协议。
实际上,一开始中国并不打算续签协议,原因除了米莱对中国的态度之外,还有阿根廷的债务问题。
尽管现在阿根廷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了,但手里的资金也并不充裕,中国没有理由去帮助阿根廷。
不过因为关税战,中阿货币互换协议还是签了下来,极大缓解了阿根廷的美元外汇危机。
趁着这个巨大机遇,米莱才宣布取消汇率管制,实施全面的自由兑换,并且比索汇率也没有彻底崩盘。
以前有人说阿根廷比索像是一张废纸,但现在阿根廷汇率市场化已经初步企稳,直接打崩了黑市。
因为现在的官方汇率已经接近黑市汇率,你从黑市用1300比索换1美元,阿根廷银行的汇率也差不多。
阿根廷作为一个资源型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双方本就是最完美的贸易伙伴,完全互补。
转向中国,才是米莱扭转阿根廷经济下的最好的一步棋。
写在最后:
从濒临破产到拉美地区经济增长第一,米莱重振了阿根廷经济。
而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阿根廷倒向中国并且大获成功,这本身就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示范效应。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白眼狼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