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因为在近代史上见证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而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底色。
润之先生在诗中写道: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以革命精神将跋涉千山万水做等闲看,也只有红军才能做到这样。
因为他们的心目当中,装的是民族和国家。
只有为了某个理想忘掉自己的人,才能创造出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历史渊源泸定桥,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在桥体的旁边有一石碑,石碑上有其亲自书写的“泸定桥”三个大字。
其中“定”字,寓意深厚。
是皇帝为了彰显爱新觉罗的文治武功,使得西南地区民心归服。
泸定桥屹立在滚滚江水上数百年,方便两岸百姓的交流。
如果没有后来的长征;
没有那场名为“飞夺泸定桥”的战役。
他或许会一直寂寂无闻,像西南地区某座山,兀自矗立一角。
又如同藏在深山里的某条小溪。
因为没有合适的时机。
其本身蕴藏的美丽与灵气,无法被众人所识得。
很庆幸有这样一个契机,让其从西南地区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站在滔滔不绝的流水旁。
当年红军英勇厮杀的场面,似乎浮现眼前。
八十八年前。
他们在后有追兵,前有碉堡的情况下,并没有产生任何畏难的情绪。
虽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悉数抽走。
虽然滔滔江水,随时会吞没他们的身体。
虽然密集的子弹,随时可能夺走他们的性命。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小学课本上关于这危险的场景已做了极度细致的描摹。
但文字和实景之间,到底存在差距。
当这座桥梁切实出现在眼前时,才真正明白红军将士的处境。
一条条铁链,宛若一只只饥饿的野兽,准备随时吞没这群渺小却又伟大的生命。
这些生命拿着木板,呐喊着向对岸冲锋。
最后,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有人曾做过一个假设。
如果在长征的路上没有泸定桥,红军的前行之路会不会受阻?
没有谁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一座小小的桥梁能逆转一个民族的前途吗?
朱老总曾几次率领部队横渡,在大渡河的上游地带。
他们发现了一处浅滩,水仅仅没过膝盖,部队完全可以从这里神不知鬼不觉地过去。
由于当时形势万分危急,红军方面没有太多时间。
且从战略方面而言。
这是一步“关键棋”,只有铤而走险,才能实现破局。
敌人没想到红军会走这一步。
整个棋盘的局势顿时大乱。
从敌军严阵以待防我军,到被我军牵着鼻子走,却不知道到底在哪里寻找我军。
润之先生的战略目标实现,使得我们顺利走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因为这些,这座屹立三百多年的桥,又在壮烈之外被赋予了战略的意义。
三次事故这座桥,见证了历史岁月中无数的风风雨雨。
难道就没有损坏过吗?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座桥共有三次损坏。
1969年夏天,国家文物局,决定对泸定桥进行大修。
使用的是最先进的低碳圆钢铁链,十三根遒劲有力的铁链宛若十三位勇士。
护卫着两岸百姓的安全,使得他们安安稳稳地渡河。
可就在大修的次年,也就是1970年,这座铁链竟然出现了故障。
难道大修时有人偷工减料?
或者说铁链的材质出现了问题?
原来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说起来平平无奇,却对这座桥产生了致命威海的事情。
一支部队在经过这座桥梁时,习惯性齐步行走。
由于他们共振的频率一致,致使其中一根铁链脱落,桥体发生了弯曲。
桥体无法承受齐步走?
这个理由初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这就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物理学上已经经过论证,感兴趣的可以搜寻一下相关的原理。
历史也出现了类似的案例。
1831年,欧洲曼彻斯特的一座吊桥。
在部队齐步经过后,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事发当时,当局也并不清楚原因,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部队当中出现了敌国的奸细,此行的目的就是毁坏桥梁。
当听到真正的原因后,欧洲各国纷纷出台要求。
部队过桥梁时,一律不得齐步走,只能按照平常的步伐走。
1974年,同样因为共振,国家再次拨款15000元对桥体进行整修。
由于整修的过程中,机械重量过重。
在即将完工的时候,有三条铁链出现了断裂。
幸亏由于发现的及时,当场进行了修补工作。
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每次整修后,泸定桥总会在次年出现一些状况。
在1975年,桥体上由于人数众多,再次出现问题,桥体倾斜的度数为45。
本来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幸好桥上有十几名,从西藏部队退役的军人。
他们在危急关头,稳住了桥体,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同样发生在法国的一件事,曼恩河大桥出现故障,造成了二百二十六人的伤亡。
泸定桥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些葬身在滚滚江水中的英灵,他们的魂灵或许仍旧徘徊在这一代。
一旦此地出现了什么危难,他们会通过某种方式呼唤他们的战友前来。
所谓的呼唤方式,并不是那种所谓的招魂、托梦。
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与一代代军人身上血脉相承。
这种精神告诉他们,一旦老百姓有了危难,一旦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他们必须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