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崩盘比想象中更快。
2021年,借着加入“复星系”的东风,舍得酒业(600702.SH)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83.8%和114.35%,一时间成为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在此之前,舍得营收和净利润录得5连增。
但是,就在公司提出“三年百亿营收”的宏伟目标后,却突然失速。
2022年,同比增长21.86%;
2023年,同比增长17.04%;
2024年,却骤降24.41%,营收仅为既定目标一半左右。
净利润的话则更加惨淡。2024年,净利润为3.46亿元,同比下滑80.46%;单季度看的话,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3.23亿元,为近九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事实上,这还不足以反映公司的糟糕处境。
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舍得酒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08亿元,而上年这个数字是正的7.15亿元。
众所周知,白酒公司通常被认为是“现金奶牛型”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出色,更关键是经营现金流出色,通常都远高于同期净利润。先款后货的商业模式,白酒一度被认为是“印钞机”生意。
可问题是,舍得的经营现金流已经不只是下滑那么简单,而是为负数,说明经销商拿货意愿不强,库存积压严重。
有两个数据能够说明问题。
2024年,舍得的合同负债金额为1.65亿元,同比下滑40.4%;2021年-2024年,舍得的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6.58亿元、2.98亿元、2.77亿元和1.65亿元,逐年递减。
根据年报显示,舍得2024年新增经销商420家,退出经销商412家,但是,根据半年报显示,舍得新增经销商279家,退出经销商125家。
也就是说,2024年下半年,舍得新增经销商141家,但是,退出的经销商达到了287家,退出的经销商高于新增数量。
需要补充的是,2023年的时候,舍得新增经销商为897家,2024年仅为其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根本上说,是品牌认知度的问题!
分季度看,2024年舍得的毛利率分别为74.16%、60.93%、63.66%和53.66%,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较上一年同期下滑了近20个百分点。
舍得是一个泛全国化、弱区域性的白酒品牌,来自省内的收入占比大概只有3成。分区域看,2024年来自省外的经销收入为32.77亿元,同比下滑30%,超过了省内。
舍得净利润骤降的背后,暴露了品牌认知度不够成熟。在白酒市场整体消费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冲击被进一步放大。
再有就是产品定位的问题。
舍得主打的核心品牌是“舍得”和“沱牌”,主要聚焦次高端和大众市场,在此背景下,舍得不断追求品牌向上。
具体来说,以“智慧舍得”、“藏品舍得10年”覆盖高端市场,以“天之呼”、“舍不得”“吞之乎”培育超高端市场,售价达到了万元。
但是,超高端产品的培育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中高端产品,却受到了来自同行的剧烈冲击。
除此之外,舍得还存在两个问题。
一方面,“老酒战略”没能为舍得构建起护城河有关,毕竟“老酒”属于品类而非品牌,同行酒企也在加码“年份”标签;另一方面,频繁的人事变动,光董事长一职两年内就三次更替,导致战略没法得到顺利落地和执行。
当然,并不是说舍得不够努力。
2021年-2024年,舍得的营销费用分别为8.76亿元、10.16亿元、12.93亿元和12.76亿元,销售费用率从17.6%提高到了23.8%,同期五粮液和泸州老窖都在10%左右。
过去几年里,尽管舍得在营销上不遗余力,并且在经销商层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品牌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
或许,我们不得不考虑白酒周期。
2021年之后,白酒就已经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但是,此时公司通过增加存货,加大对经销商的批发力度,透支了增长潜力,使得下滑难以避免。
从历史上看,舍得曾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出现净利润骤降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摆脱了泥潭。不过,跟十年前不同,如今白酒行业整体销量不断下滑,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各品牌的产能却越来越大,大家觉得,舍得还能重回高光时刻吗?
等老的去世,年轻人都不喝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