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们千万要注意,甩籽期的鱼有禁忌,不要不当做一回事

徐大爱钓鱼王 2025-04-21 03:27:28

钓鱼是一项充满乐趣的休闲活动,每个钓鱼人都期待着在水边度过愉快的时光,收获满满的渔获。然而,在鱼儿的甩籽期,也就是繁殖期,作钓可不能随心所欲,有 “三大禁忌” 需要特别注意。要是不小心踩了雷,不仅可能影响渔获,还会对鱼类资源造成不良影响。今天,就来给各位钓友好好讲讲这钓甩籽期鱼的 “三大禁忌”。

禁忌一:过度追逐甩籽鱼群

在甩籽期,鱼类会成群结队地寻找适宜的繁殖场所,往往会出现在一些水草茂盛、水流平缓的浅滩区域。这些地方不仅为鱼提供了产卵的理想环境,水草还能为鱼卵提供附着之处。但有些钓友一看到鱼群,就兴奋不已,不管不顾地追逐着鱼群下钩。他们频繁地更换钓点,从这个浅滩追到那个浅滩,试图在鱼群中钓个痛快。可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

过度追逐甩籽鱼群,会严重干扰鱼的繁殖活动。鱼类在甩籽时,需要相对安静、稳定的环境。频繁的惊扰会让它们受到惊吓,中断繁殖过程。鱼群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四处逃窜,无法顺利完成产卵,这对鱼类种群的繁衍极为不利。而且,在甩籽期,鱼类本身的摄食欲望并不强烈,它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繁殖上。即使钓友们使用各种饵料和钓法,鱼咬钩的概率也很低。过度追逐鱼群,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破坏了鱼类的繁殖环境,实在是得不偿失。

禁忌二:使用刺激性强的饵料

饵料在钓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钓甩籽期的鱼时,饵料的选择更是需要谨慎。甩籽期的鱼,身体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它们对食物的需求和平时有所不同。然而,有些钓友为了吸引鱼咬钩,会使用一些刺激性强的饵料,比如味道浓烈的腥味饵料或者添加了大量化学添加剂的饵料。

这类刺激性强的饵料,虽然在平时可能会吸引鱼的注意,但在甩籽期却会起到反作用。甩籽期的鱼对气味的敏感度更高,过于浓烈、刺激性的气味会让它们感到不适,甚至会远离钓点。而且,这些刺激性的饵料如果长时间在水中散发气味,还可能对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鱼卵的孵化和幼鱼的生存。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些天然、清淡的饵料,比如新鲜的玉米粒、麦粒,或者用豆饼渣、玉米面等自制的清淡饵料。这些饵料既能满足甩籽期鱼对食物的基本需求,又不会对它们造成刺激,有助于提高钓鱼的成功率,同时也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禁忌三:频繁提竿惊扰鱼群

在甩籽期作钓,提竿的频率也需要控制。有些钓友耐不住性子,一旦发现浮漂有轻微的动静,就立刻提竿。或者在没有鱼咬钩的情况下,也频繁地提竿换饵,认为这样能增加鱼咬钩的机会。但在甩籽期,这种频繁提竿的行为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甩籽期的鱼在产卵时,警惕性很高,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频繁提竿会产生较大的动静,无论是鱼竿在水中的晃动,还是鱼钩、鱼线在水中的拖动,都会惊扰到鱼群。鱼群受到惊吓后,会迅速逃离钓点,导致钓友很难钓到鱼。而且,过度频繁地提竿,还可能会破坏鱼卵。在一些水草区域,鱼卵附着在水草上,如果提竿时不小心,鱼钩可能会挂到水草,从而将鱼卵扯落,对鱼类的繁殖造成直接的损害。所以,在钓甩籽期的鱼时,要保持耐心,减少提竿的频率。当浮漂出现明显的、稳定的鱼咬钩信号时,再果断提竿,这样既能提高中鱼率,又能避免惊扰鱼群和破坏鱼卵。

钓甩籽期的鱼,需要我们遵守这 “三大禁忌”,避免过度追逐鱼群、使用刺激性强的饵料以及频繁提竿惊扰鱼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保护好鱼类资源,维护水域的生态平衡。

钓友们,你们在钓甩籽期的鱼时,有没有遇到过因为这些禁忌而影响渔获的情况呢?对于在甩籽期作钓,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经验和技巧?快来评论区分享分享,让我们一起在钓鱼的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地作钓,为保护渔业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 阅读:9

徐大爱钓鱼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