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喜欢上存钱之后,我对花钱这件事也思考良多。
我从来不否认花钱能买到快乐。
但随着我的观察,我发现用花钱买来的快乐,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
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刚毕业那会儿,刚自己会赚钱的时候,我发现买一件一两百元的衣服,我可以开心好久。
后来,随着我买衣服的次数越来越多,买衣服的金额越来越大,我发现就算买一件一两千元的衣服,我也就开心那么一下下。
第二:读大学之前,我很少有机会吃包子,偶尔才能吃到一次夹着椰丝的馒头,我竟觉得世界美味不过如此。
后来物质丰富之后,我可以随时吃到各种口味的包子了,我却再也不觉得它们美味了。
这两个例子,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花钱是可以买到快乐,但频繁花钱,快乐却会减少。
这就是经济学原理所说的边际效应递减。
当我观察到这个现象后,我就开始不将快乐全部依赖于花钱。
我会利用偶尔花钱来获得快乐,但不沉迷于其中,不成为消费主义中的一员。
而且我觉得我们也需要通过偶尔花钱来找到我们常说的“配得感”。
·
1)很多人会在省钱存钱的过程中,产生不配得感。
像我朋友的朋友,她一年能存下收入的90%。
但她会为了买一块20元左右的蛋糕纠结好几天。
最后虽然吃了,却也没感到快乐。
因为前面几天的内耗,已经让她精疲力尽了。
还有攒钱日剧《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里的姐姐,为了存钱,什么都只买最便宜的。
终于有一天她情绪大崩溃,感觉自己都变廉价了。
说句真心话,我并不赞同这两个人的存钱方法。
·
2)喜欢且需要的东西,我从来没亏待过自己。
前几天有粉丝朋友跟我说,节俭一两天不难,但要像我一样365天节俭真的好难。
可为什么我并不觉得难?也没有反弹过。
因为喜欢的美食,喜欢且真正需要的物品,我从来没亏待过自己。
像我喜欢吃寿司,一年也会去吃一两次,而且只吃自己认为好吃的店。
因为偶尔才会去吃一次,每次都能吃得特别开心。
一般来说,决定去吃的前几天就开始期待了。
吃完之后也会有一两天感到十分满足。
还有我喜欢吃榴莲、车厘子,我也一定会买来吃。
当然不会像人家一样,一天吃一个,一天吃一箱。
我会去自己认可的品质较好的商店,买一两次来吃。
吃得少,但吃得好,既满足了欲望,又留下了期待。
啊,这么好吃,我明年还要吃啊。
物品也是一样的。
每天都要使用10个小时以上的电子产品,我一定要用自己喜欢的品牌。
贵一点也没有关系,我可以把它挣回来。
我每天睡觉的床垫,也不便宜,主要是当时我睡了很多款床垫就只看中了它最舒服。
买得少并不可怕,但我们可以在喜欢且真正需要的物品上买得好。
这不仅不是浪费钱,反而会提高我们搞钱的动力。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了好东西,就不会因为少花钱而有匮乏感或者不配得感。
·
3)我们可以偶尔花钱“宠爱自己”。
你可以设置一个“快乐基金”,每个月存钱的时候,拿出存款的5%-10%,作为快乐基金。
比如,你打算一个月存3000元,那么,可以拿出150-300元来宠爱自己。
我会拿出去年存款的1%作为自由零花的钱。
这样我们既存了钱,又没有完全丢掉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