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往往根本在于脾胃虚弱,孩子脾胃好了,身体“壮如牛”,抽动就很难再复发。

门诊案例:
几个月前我接诊了一个9岁多的小男孩,患有抽动症一年多了,症状为眨眼、清嗓子、咧嘴,怪叫。起初家长以为是不良反应就没有重视,不久后已经严重影响上学和生活才带来看病。
家长反映说孩子从小就喜欢吃肉、吃辣、以及油腻的食物,水果青菜根本不碰。

刻诊:容易上火,常有咽喉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多梦易醒。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肺脾郁热,风痰上扰。
调理方案:
这个孩子饮食偏好辛辣、油炸食物,易致内热,肺脾功能失调,郁热内生,影响水湿运化,滋生痰湿。
痰湿与内热相合,形成风痰,上扰清窍,影响神经系统,引发抽动症状。
针对这类病症要先泄热,再健脾平肝。

第一步:调整饮食。
我给家长推荐3种有利于清热平肝滋阴的食物:
1.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可以搭配银耳、莲子等煮粥、炖汤或者炒菜食用,适合心烦失眠、干咳少痰、肺热等症状。

2.菠菜:
菠菜性甘凉,能够滋阴润燥、舒肝养血,对于肝阴不足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菠菜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增强肝脏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3.芹菜:
芹菜味甘、性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平肝的作用。日常多吃一些芹菜,也有助于帮孩子平肝熄风。

平时呢,我还叮嘱孩子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少看电子产品,适当运动锻炼身体。
第二步:适当运用一些清热化痰,平肝熄风的中药,改善脾胃以及抽动症状,比如黄芩、桔梗、瓜蒌仁、茯苓、陈皮、半夏、竹茹、天麻、钩藤、羚羊角,菊花、薄荷等。(不同通用方,方子需要根据孩子情况辨证)

调理结果:
用了2周,复诊清嗓、抽动减轻,脾胃伏热已去,肺经风热未去,我调整方子开了15剂。
期间根据情况加减,孩子坚持了3个多月已经痊愈,就把药停了。

最后还是要强调,中医讲究辨证,抽动症分好几种证型,孩子体质不同,则用以不同方药去治疗。
也有些孩子不喜欢中药,可做成颗粒,无损药效,方便储存和服用,直接冲水,一天2次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