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第一诗人的原创七律《战国七雄》,凝聚兴亡密码,古今少有

驶向一江诗词 2025-04-13 15:38:32

我曾经分享过驶向一江秋的原创七律《春秋五霸》,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可见网友们对诗词的兴趣不减,真令人欣慰。

下面先来回顾一下这首诗,然后再欣赏新诗。

驶向一江秋的原创七律《春秋五霸》

裂土分邦战火燃,周王股颤任豪蛮。

九合天下齐宫冷,三舍城濮晋室残。

足断玉悲窥楚鼎,薪寒胆苦葬吴幡。

独留断剑钱塘岸,滚滚潮鸣霸业淹。

有朋友在评论区评论道:“该诗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绝非一般诗人所能写出,作者能不能再写一首同主题的七律《战国七雄》?”

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便有了下面这首诗。

驶向一江秋的原创七律《战国七雄》

烽烟七起百年争,剑戟森森走马雄。

合纵连横函谷外,朝秦暮楚太行东。

长平骨朽悲风咽,易水歌寒侠气空。

唯剩咸阳宫阙月,静窥唐宋染枯蓬。

这首诗写尽战国七雄的兴衰史。

战国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历经二百五十多年,经历了兴衰变换和起起伏伏。

战国前期:魏国独霸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建立“武卒制”,控制河西之地,压制秦国百年。吴起率魏武卒横扫诸侯,横行一时,但魏惠王时期因庞涓和孙膑之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国均惨败于齐国,霸权衰落。

战国中期:齐、秦双霸

齐国在齐宣王、齐湣王时称“东帝”,吞燕国、灭宋国,国力强盛,不可一世,但遭五国伐齐后一蹶不振。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西方强国,秦惠文王取巴蜀,张仪“连横”破六国合纵,秦昭襄王夺楚国鄢郢,令其他诸侯国望而生畏。

战国后期:秦赵争雄,秦国一统

赵惠文王时赵国有廉颇、蔺相如辅佐,尚能跟秦国一争高下,但“纸上谈兵”、坑赵卒40万的长平之战后赵国一蹶不振,无人可以阻挡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

这首《战国七雄》颔联、颈联短短二十八个字,用“合纵连横”、“朝秦暮楚”、“长平之战”、“荆轲刺秦王”几个典型历史事件,代表性地写尽战国争斗的全程,战争的残酷无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尾联以景代情,王侯将相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当年的咸阳冷月依旧高悬,照着宫阙废墟上蔓生的枯草,照着汉、唐、宋、明,照着你和我。

全诗在历史纵深中凝练出兴亡无常的哲思,刀光剑影终归于尘土,唯余时间之河冲刷着文明的残骸,流淌着永恒的苍茫。

朋友们,驶向一江秋的这首《战国七雄》水平如何?有何修改意见?欢迎在评论区里分享。

0 阅读:5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