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学不好笔法,不是学不好,而是看不透!
一本字帖拿来,很多人能写得很像,其实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笔法的学习能力是没问题的。
但是为什么还是学不好笔法?
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理论文章是值得是反复阅读体会的。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很少有具体写法的内容。
反而后人的书法理论,往往很具体,怎么写,怎么用笔,很容易实操。
但是往往会陷入另外一种误区。
笔法越来越精湛,但是感觉离真正的书法却越来越远!
好的书法是可以敲击你的心灵的,而不只是取悦你的双眼。
《笔阵图》中有一句话,每为一字,心存委曲,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心存委屈,不是心里委屈,而是笔法的一种表现力。
结合王羲之的其它书法理论文章,比如王羲之举例宋翼学书,笔法直来直去,被钟繇骂得不敢见面。
就会知道,王羲之对笔画中这种“一波三折”的核心笔法理论的重视。
你可以去观察一个现象,
有些很厉害的书法家,点画往往不是标准的永字八法。但是书法表现力很震撼。
其实笔法就是王羲之的这句“心存委屈”,简单直白,直击笔法的核心。
上图是智永写的,智永的笔法是王羲之那一路的。
拿智永的字做例子,是因为更容易看出王羲之的笔法。
你看智永的笔法,每一笔都蕴藏着“一波三折”,“心存委屈”,没一笔是直来直去。
这个字如果你把每一个笔画拉直,生命的美感马上消失,板板的印刷感就会出来了。
没有了生命美感,也就没有了书法,点画再标准也失去了意义。
结束语:
学书法,也要“不忘初心”。
书法的初心是,表现自我,是活活的生命体验。
点画再像,没有了书法的“初心”,也就失去了书法的本质。
有同学老是问,老是书法的“拙”是什么?
心存委屈就是书法的“拙”,其它的笔法都是“巧”。
书法可以没有“巧”,但不能没有“拙”。
“巧”是书法华丽的外表,而“拙”是书法的生命。谁轻谁重?
学好笔法,只有抓住了关键,才能学好!
本文原创来自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