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从央视“消失”的李七月,已走上主持人的另一条大道

未央史默事 2025-02-13 02:43:28
前言

相信很多人对央视主持人李七月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毕竟,博览群书的李七月,曾经在中央一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表现,惊艳过不少的观众,就连董卿都曾对她赞不绝口。

也就是那个时候,不少网友觉得外形出众,又满腹经纶的李七月,将来会成为董卿的接班人。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但是,李七月却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惊艳众人之后,慢慢从央视“消失”......

1

1987 年,李七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她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便将满满的疼爱倾注在她身上。

幼年时期的李七月,对广播里传出的声音着了迷,那或激昂、或温婉的播音腔调,仿佛有一种神奇魔力,吸引着她跟着模仿。

细心的父母察觉到女儿的爱好后,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还是咬咬牙,为她报名了播音培训班,只为呵护这颗刚刚萌芽的梦想种子。

上小学后,李七月迎来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朗诵比赛,舞台上的她,眼神明亮而坚定,稚嫩却清脆的嗓音,将每一句诗词、每一段文章都演绎得饱含深情。

李七月出色的表现让台下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们赞叹不已,一举脱颖而出,成了校园里熠熠生辉的 “小明星”。

这份小小的成就,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播音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步入初中,李七月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嗓音条件和大方的台风,成功加入校广播站。

第一次坐在话筒前,李七月的心中满是紧张与激动,当自己清亮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那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瞬间驱散了紧张。

此后,她愈发努力,不断打磨自己的播音技巧,无论是稿件的朗读节奏,还是情感的拿捏,她都精益求精。

渐渐地,她的名字在学校里无人不知,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名人,但她深知,学业是成长的基石,即便在播音领域已初绽光芒,课堂上的她依旧全神贯注,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

高中阶段,学业压力骤增,可李七月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逐梦者,一边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遨游,成绩在年级中一直稳居前列;一边持续深耕播音领域,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

终于,2006 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大学期间,李七月积极投身于校广播台主播等各类实践活动,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大二时,获得了前往央视培训的机会。

在央视的日子里,她亲眼目睹了董卿等前辈们在主持台上的专业、优雅与从容,那一刻,一颗名为 “央视梦” 的种子在她心底深深扎根。

然而,现实的门槛横亘在前,央视在主持人选拔上要求严苛,大多倾向于从地方电视台吸纳成熟人才,应届大学生想要直接进入谈何容易。

毕业后,辽宁卫视新闻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李七月深知这是积累经验、沉淀自我的好机会,便欣然加入。

在辽宁卫视,她主动向资深主持人请教,学习他们多年沉淀下来的主持智慧;面对外景报道的艰辛,她毫不退缩,扛着设备穿梭在大街小巷,出色地完成一次次采访任务。

2011 年,李七月站在了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凭借扎实的功底与沉稳的台风,荣获优秀奖。

那一刻,她的风采深深印刻在央视众多工作人员的心中,次年,期待已久的央视调令翩然而至,邀请她前往央视开启新征程。

2

初入央视,李七月并未立刻站在聚光灯下主持节目,而是从记者岗位做起,开启了一段别样的磨砺之旅。

李七月担任 CCTV - 4《远方的家》栏目的外景主持人,这意味着她要远离演播室的舒适,奔赴广袤大地的各个角落。

为了拍摄一期节目,李七月常常背着沉重的行囊,穿梭于山川湖海、市井街巷之间。

从繁华都市的老街古巷,探寻历史遗留的韵味;到偏远山区的村落人家,倾听质朴纯真的故事,她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大地,足迹遍布全国超 1000 个地方。

每到一处,李七月都与当地百姓深入交流,无论是田间劳作的老农,还是街边摆摊的小贩,她都能迅速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挖掘出那些最动人、最具烟火气的故事。

有时,为了捕捉到最完美的画面,李七月不惜在烈日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衣衫,却从未有过怨言。

经过几年外景主持的沉淀,2015 年,李七月带着满身的阅历与成长,回到了央视的演播厅。

这一次,李七月站在了《华人世界》的主持舞台上,将过往积累的知识、见闻与沉稳大气的主持风格完美融合。

面对来自全球各地华人的故事,李七月总能以细腻的情感、精准的表达,展现华人的风采与坚韧,让观众们沉浸其中,感受那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

然而,事业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在央视工作多年,李七月虽凭借出色表现收获了众多认可,却始终没有正式编制,这份压力没有将她压垮,反而化作前进的动力。

2019 年,李七月毅然决定再次参加主持人大赛,渴望用实力为自己赢得更稳固的未来。

赛场上的李七月,尽显成熟稳重,她出口成章,无论是时事热点的剖析,还是文化知识的阐述,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优雅自信,散发着主持人独有的魅力。

观众们被她深深吸引,纷纷称赞她为 “小董卿”,尽管最终她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她在舞台上绽放的光芒,已足够耀眼。

大赛过后,外界都在猜测,随着董卿逐渐淡出《中国诗词大会》,李七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主持功底,定是接替这一位置的热门人选。

可当新一季节目开播,观众们却惊讶地发现,站在主持台上的是龙洋,而李七月仿佛人间蒸发,不见了踪影。

一时间,各种猜测与议论纷至沓来,李七月的去向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3

随着外界的热议与猜测不断升温,李七月的去向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她已经从主流频道调至农业频道《大地讲堂》,这一消息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与惋惜。

毕竟在大众眼中,从热门节目到相对小众、收视率较低的农业频道,跨度不可谓不大,很多人为她抱不平,在网上纷纷发表感慨,觉得她多年的努力与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匹配。

然而,李七月却没有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漩涡,面对新的工作领域,她选择了坦然接受,并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

于是,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知识的学习中,从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周期,到现代农业的科技应用,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知识,一本本笔记写得密密麻麻。

为了深入了解节目所需素材,李七月常常深入基层农村,跟着农民伯伯一起播种、施肥,亲身体验农事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她还主动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交流,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探寻民俗与农业生产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更收获了无数质朴的情谊。

在《大地讲堂》的舞台上,李七月的主持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那个在演播厅里优雅大气、出口成章的她,如今多了几分接地气的亲和力与对土地的深情。

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农业知识、有趣的乡村故事讲述给观众,让大家看到了农业背后的魅力与潜力。

慢慢地,李七月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现状

如今的李七月,虽然远离了大众视野中的繁华喧嚣,但她在农业频道这片新天地里默默耕耘,绽放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光彩。

她用行动证明,主持人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只要心怀热爱,勇于探索,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梦想扎根生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哈尔滨日报——2019-11-20《"神仙打架"般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哈尔滨姑娘李七月单场第一咋得的?她的老师这么说》

0 阅读:1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