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特征的人,在婚姻里更容易出轨!

陈曼心理 2025-02-17 21:36:46

在大部分女性的思维里,出轨了等于男人隐秘的宣告了他不爱你了,否则他为什么会找一个第三者呢?

但是在男人眼中,尤其是中年男人,出轨跟爱与不爱毫无关系,它只是生活的调味剂,很少有男人在婚外情中寻找真爱的,他们大部分都在寻求一些需求的满足。

出轨过后他仍然会回归家庭,就像你住了酒店和民宿短暂体验过以后,还是会回家住一样。

你会觉得自己爱上住酒店吗,当然不会,你只会觉得住酒店时的自己是另外一个自己。

01出轨者为什么心安理得?因为他将自己分裂出了第二人格

我们会发现,出轨的人同时也很会撒谎,他可以嘴上说着爱老婆的同时,手机里同时跟不同的出轨对象聊天,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像罗志祥一样,不仅心理承受能力强,而且还很擅长时间管理,撒谎脸不红心不跳,怎么做到的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拆解的话,这叫做“分裂”。

当他分裂出另一个自己,他所做的一切坏事都成了另外一个人做的,他本人就不会被强烈的愧疚感和低道德感所折磨了。

一个人为什么会“分裂”自己呢?

这要探索到他的人格深处,有一类人格成熟度不够高的人,他们的内心抗压能力低,喜欢逃避问题,没有解决婚姻矛盾的勇气。

所以当他们在婚姻里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压抑自己的痛苦,想尽办法躲开问题,否认自己的感受,其实他就是在制造“分裂”。

过度的逃避和否认自身的真实感受,就会造成“分裂”的现象。

这种“分裂”可以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把那些自己承受不了的情绪和恶念,全部都剥离出来,让“另一个自己”得到巨大的放松。

为什么很多出轨者可以一边在家里面扮演爱老婆的好男人,另一边又在第三者面前扮演婚姻里的受害者呢?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或许两个都是真实的他,只是这两个人是割裂的存在,一个人不能既在婚姻里受害,又必须毫无怨言的爱着自己的老婆,长期这样下去他会被分成两半。

如果他想要维持婚姻,他就必须将那些怨言压制下去,但是被压抑的痛苦不会消失,它们只会被活埋,且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比如出轨。

所以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一个好好的人突然就疯了,他不是突然疯的,而是长期以来负面情绪被积压的结果。

或者我们会看到一个亲朋眼中的好男人突然被爆出轨,他也不是突然之间出轨的,是积压了过多的对婚姻的怨和恨才导致的出轨。

他的表面人格,和他分裂出来的第二人格,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一个负责戴着面具扮演婚姻中的好男人,另一个负责在阴暗的角落里宣泄自己的情绪。

且这两个人,都是真实的他,组合起来才是立体的他。

所以你可以说他既爱着自己的老婆,也容许自己出轨,这是并不矛盾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出轨不代表不爱了,它只代表,你的伴侣多年以来隐藏的第二个人格出现了。

这是你未曾见过的他,一个看起来并不爱你的人,但是他的背面共生的是一个爱你的人。

所以我们会发现,那些出轨的人,他也会很痛苦,因为他自己也无法接受自己爱着你的同时,还跟别的人在一起了,他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去证明自己只是迫不得已,最终这样的行为会加剧自身的分裂,他必须让这两幅面孔变得更加独立,才能让自己好受一些。

很多出轨后不肯离婚的人,他们并非是在享受两段关系带给自己的刺激感,而是无法整合身体里的两个人格。

这是人的一种防御机制,他用这种机制生活太久了,深究根本的话,这可能是他的原生家庭生活经历给他造成的。

比如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贬低和打压,甚至被父母暴力对待,但是父母总是告诉他“打是亲骂是爱”,他身边的所有人也都对他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感到痛苦”,甚至长大后,大家也这么说,他周围的声音构成了一种一致性,和他自己内在的感受截然相反,那么他作为一个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一定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

周围的人不断的给他洗脑,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你这样的错的,他就会逐渐牺牲自己的感受,认同周围的声音,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对的、不应该的。那这样一来,意识上的想法,和自己内在的体验形成了冲突,而且意识上的想法还把自己的感受给淹没了,他就只能把自己的痛苦压抑下去。

这部分痛苦会被压抑消失吗,不会,他会隐藏起来,最终逼自己走向心理上的”分裂“。

02分裂出来的人格,是一个更自我的人

当一个人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你一定会考虑要不要换个人来满足自己,或是再找一个人做替补,这就是人性。

人性是自我的,一个人压抑痛苦到某种程度上的时候,他人性里自我的部分,就会启动运行,主导着他去满足自己。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会分裂出一个不同的人格,来纵容自己,这个人格的自恋程度一定是相当高的,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过,自恋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被珍惜的感觉。

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社会也允许适度的自恋。但是由“分裂”的人格身上流露出的自恋,属于过度自恋,过度自恋的人会聚焦于自身的需求,忽略他人感受,甚至忽略道德底线,他希望征服更多人,以从他人那里获得足够多的肯定。

本质上他是缺乏认同的,甚至是缺爱的,在他长久以来的生活经验里,自己一直是一个被忽视或者不被爱的人,所以他想维持自我的话,一定会有一个非常自恋的第二人格在支撑着自己,这个人格一旦陷入过度自恋,就容易踏破婚姻的底线出轨。

很多出轨者打着“爱自己”的旗号,今朝有酒今朝醉,认为自己短暂的游离于婚姻之外并无不妥。

其实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婚姻是一场协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夫妻双方共同面对,如果在维持自我与妥协之间找不到平衡,一味的纵容自己的自我,和所谓的“天性”,最终一定会让一段长期关系分崩离析。

而且这种纵容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他永远也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被爱。

他所理解的自爱是满足自我,其实真正的爱是接纳自我,如果一个过度自恋的人,可以接纳自己人格里好的一面,也能接纳自己人格里坏的一面和未被满足的一面,那么他就不需要再用分裂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他也无需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掩饰自身的冲突性。

但这时候也会有新的问题,那就是婚姻里的另一方能否接纳对方的阴暗面呢?

一场好的婚姻里,双方是不断的用包容来化解对方的“分裂”的,双方都无需压抑自己分裂出另外一个人格去宣泄自我,双方都在不断的治愈对方,那么出轨这个问题出现的概率一定会大幅度的降低。

03出轨者的爱,和你所理解的爱,是一样的吗?

抛开第二人格不谈,我们只看出轨方还爱着你的时候,你觉得对方所认为的爱,跟你想要的爱,是一样的东西吗?

立场不同,认知不同,爱的定义必然不同。

我们必须要先明确一个概念,出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是不同的概念。

人到中年,出轨往往与爱无关,跟需求挂钩。

我们年轻的时候,爱可能是唯一的择偶标准,没有爱,就无法忍受一段关系里的任何缺点,但是中年夫妻在生活的各种重压之下,爱早已不是维持关系的首要条件。

中年夫妻的爱,不再是荷尔蒙和多巴胺,还包含着信任度,彼此人格完整度,责任感,和经营关系的技巧和耐心,以及彼此需求的契合度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简单的说出轨就等于不爱了,那是否认了中年夫妻之爱当中的多种元素,看问题角度太过单一和偏执。

人的需求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人到中年,荷尔蒙和多巴胺早已经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信任感,你们能否满足彼此的身心需求,决定着这段关系到底是否长久。

很多时候,你们所说的不爱,其实是一种需求的不满足。

比如,“你以前会哄我,现在只会晾着我,所以你不爱我了”,其实本质上是“你以前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但是现在你不满足我的需求了”。

把需求的满足,当成了判断爱不爱的标准。

当一方开始用这个标准衡量对方,那么另一方也会用这种标准去衡量对方,会造成一种什么结果呢?

双方都忽略了自身需求变化的前提下,一味要求对方满足自己不断拉高的情感需求,而不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最终都判定对方没有以前那么爱自己,从而对这段关系失去信心,那么抗压能力更低,更容易“分裂”自己的那个人,就会出轨。

一旦出轨,被钉在了耻辱柱上,那么就无人再去倒推婚姻里的种种问题,只会贴上“不爱”的标签了。

你理解的爱跟对方理解的可能并不一样。

根据我的经验,被出轨方往往会认为专一才是爱,出轨就代表不爱;但是出轨方却认为付出才是爱,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不应该因为一次失足就被推翻全部。

在他们各自的立场上,爱有不同的定义,双方无法互相理解,所以才觉得对方根本不爱自己了。

其实在遇到婚姻危机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去想的是“为什么”,而不是质疑对方爱不爱。因为爱不爱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感情基础、经济条件、亲密关系经营的能力、

信任感和责任感等等,都可以影响一个人爱你的程度。

当我们陷入“不爱”这个标签带来的情绪时,往往就会忽略很多本可以解决的问题。

感情是来之不易的,即便出轨了,也不要一杆子打翻,爱与不爱,最终掌握在你的手中。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0 阅读:6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