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左宗棠搞定陕甘那摊子乱事后,不少叛军头头儿都投了清朝。那时候,地方上军阀四起,说到西北的地头蛇,马家军这名号,老百姓们没有不知道的。
说到马家,最出名的要数“三马”了,就是马鸿逵、马鸿宾和马步芳这三位。
马步芳有个兄弟叫马步英,他是马家军里数一数二的厉害角色,打了很多漂亮仗。但可惜啊,后来因为各种势力争斗不休,马仲英没办法,只好跑到苏联去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了他的消息。
真没料到,这么多年后,等到的却是他去世的消息,而且死因还成了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这些年里,大家纷纷猜测,可到底哪个说法才是真的呢?
【西北传奇人物马仲英】
马步英和马步芳的爷爷是亲如手足的兄弟,他们两人以前关系特别好。但慢慢地,因为一些事儿,马步英和马步芳之间有了矛盾。为了区分开来,也为了表达心里的不愉快,马步英就改名叫马仲英了。
之后,这个名字在西北一带传为了佳话。
马仲英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了青海的贵族学校学习,从那以后,他练就了一个绝活,那就是打石头,而且一打一个准,百发百中。
他14岁那年,特别爱打抱不平。有次他瞧见一个警察无缘无故地欺负普通百姓,心里头那个火啊,一下就上来了。他居然叫上同学,一起用石子把那个警察给害了,还抢了警察的枪。
后来他去了老爸工作的宁海军,当上了骑兵十一营的副营长。
没多久,他老爹因为身体不好,回河州老家养病了,营里头的事儿就暂时交给了马步英来管。
那时候,他才17岁,大家都叫他“尕司令”,“尕”嘛,就是小的意思。
马仲英接手了老爸的担子后,心里还惦记着青海陆军学校里的军事课。但你猜怎么着?没多久,他就打消了继续念书的念头。
4月份那会儿,马宝老爹看老百姓过得不容易,就自个儿去找赵席聘师长,想商量着减轻点大家的粮款负担。但没想到的是,冯玉祥手下的第17师师长赵席聘,却以为马宝这是“在背后搞反叛,跟土匪勾结”。
马仲英一听到他老爹已经过世的消息,心里头那个难过啊,简直没法说。他一咬牙,立刻就叫上了自己身边最铁的6个哥们儿,二话不说,直接扯起了反对冯玉祥的大旗。
五月份之后,马仲英火急火燎地联系了马廷贤、马廷勷他们,他们在河州一连发起了三次猛烈的攻击。
尽管一次次努力都没能如愿,马仲英却没有打退堂鼓。他心里憋着为父亲报仇的这股劲儿,最终靠着顽强的毅力,一步步逼近了兰州。
另一边,冯玉祥带着他的手下吉鸿昌、孙连仲、佟麟阁等人,正琢磨着怎么攻打马仲英呢。
马仲英实在没办法,只好先跑到河西躲一躲。
休整一番后,马仲英在1929年成功占领了民勤,在那儿歇了两天,接着就带着队伍奔向了宁夏。可一到那儿,他们的部队就遭到了敌人的四面楚歌。
最后,马仲英只能一个人跑到北平去,可没到一年,他又扯起了反抗的大旗。
【“尕司令”马仲英与新疆王盛世才的决战】
马仲英原本打算在北平安顿下来,可心里头直犯嘀咕,怕自己就这么轻易地栽了跟头。
就在这时,新疆哈密那边儿的贵族派了个人来,跟马仲英说,想让他带着兵马去哈密,一块儿把新疆省的主席金树仁给拽下来。
这消息对马仲英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要不马步芳肯定会瞅准他身子弱的时候,想办法把他给顶替掉。所以,他满心欢喜地奔向了新疆。
1931年那会儿,哈密发生了暴动,马仲英动作快得很,一下子就把新疆东边那块地方给拿下来了。
这时候,盛世才刚好是剿匪指挥部参谋长,他在军中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他在部队里的地位不断提升,大伙都特别信服他。
1933年那会儿,新疆出了大乱子,大家伙儿一商量,把盛世才推上了台,让他当了新疆临时的边防头头儿,打那以后,他就成了新疆的“一把手”。
那时候天下大乱,马仲英把控着北疆的地盘,另一边,伊犁也被张培元给占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三方对峙的局面。
盛世才心里犯嘀咕,怕那俩人有抢班夺权的念头,为了把自己的位子坐稳,他就琢磨出一套办法来。
国民党那边其实老早就想掌控新疆,打算建个军事委员会。为了这个,他们得削弱盛世才的权力,这不,盛世才心里头自然就不乐意了。
在其他人还未有所举动之际,盛世才已先行一步,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意图通过发动新疆内战来扫除一切异己力量。
5月份的时候,盛世才和马仲英的部队打得热火朝天,战况相当激烈。
在紫泥泉,两边打了起来,马仲英带着骑兵猛冲敌军的防线。正当盛世才那边快撑不住时,天气突然大变,气温嗖嗖地往下降。
那时候,马仲英的士兵们都只穿着单薄的衣裳,压根扛不住那刺骨的寒冷。而盛世才呢,他的军队补给充足得很,瞅准这个机会就反打了过来。没办法,马仲英只好带着队伍撤退到了吐鲁番。
10月那会儿,马仲英在吐鲁番放出话来,说要再次攻打盛世才的部队,这是他们的第二回交锋了。
他首先让马赫英率领两千人马去攻打盛世才,战场选在了塔城。两边军队一交手就打得难解难分,战斗过程异常凶猛,最后的结果也是损失惨重。
那时候,盛世才把省军、东北义勇军、归化军都拉了出来,还搞到了苏联的武器支援。反观马仲英的部队,人数上虽然没这么多,但一个个都豁出去了。他们势如破竹,很快就把塔城的一半给占了。
黑洛夫斯基团一到塔城帮忙,局势总算是稳住了。虽然盛世才最后没被打败,但来支援的黑洛夫斯基将领,却让马家军给害了。
1934年1月12号那天,马仲英带着一万多马家军把省府迪化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打算趁势头正猛继续打过去。
盛世才赶紧召集了两万多兵马准备迎战,结果那天晚上,两拨人在迪化城外打得不可开交,整整闹了一宿。最后,盛世才又打了败仗,只能带着人马撤回城里。
13号那天,马仲英带着他的马家军把迪化给团团包围了,那边的情况可真是危急了。
这时候,盛世才把心思转向了苏联那边。
【马仲英的消失之谜】
盛世才心里明白,马仲英这次是铁了心要赢,不达迪化誓不罢休。但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竟会被围困一个多月。那段日子,他隔三差五就找苏联驻迪化的总领事商量办法,求着苏联出兵来帮忙。
琢磨了好久,苏联红军最后点头同意,会从塔城那边派飞机来帮盛世才一把。
这次,苏联动用了大威力炸弹,不停地轰炸马家军的阵地,让马家军损失很大,伤亡不轻。
马仲英一看形势不对,知道自己处于劣势,可他不想就这么等着挨打。于是,他挑了个凌晨,把最能打的部队都集中起来,趁着苏军的飞机还没到,猛地发起了冲锋。
苏军突然袭击,让敌军乱了阵脚,胜利似乎就在眼前。可就在这时,苏军的轰炸机又呼啸而来。盛世才眼疾手快,下令处决了那些逃散的士兵,这才把防线给稳住了。
在苏联插手后,马仲英的军队吃了败仗。没办法,他只能把军权交给苏联。后来,在1934年,他去了苏联继续深造。
打那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一点关于马仲英的消息了。
说到马仲英的去世,历史上那可是众说纷纭,啥版本都有。
大家都说,马仲英去了苏联,学了不少打仗的本事和知识,然后就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开着飞机跟德军干了一仗,可惜没打赢,最后英勇牺牲了。
第二种说法源自盛世才的英文版“回忆录”,他提及在前往苏联谒见斯大林的过程中,得知了马仲英携带巨额新疆财宝逃往苏联的消息。
那些管着马仲英的苏联人,一看到钱眼睛就发亮,老找他借钱。时间一长,他们怕斯大林知道了会怪罪下来。于是,他们就在斯大林面前瞎扯,说马仲英其实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结果,这事儿让马仲英遭了殃,被悄悄地给处决了。
最后有种说法是在《马仲英赴苏及其下落》这本书里提到的,据说是一个来自临夏的人说,马仲英到了苏联没多久就“被处理了”。
1937年左右,马仲英和他的手下全都被关到了一个离莫斯科不远的劳改农场,被严格看管。盛世才一听这事儿,立马就开始琢磨着怎么从中捣乱了。
他给苏联那边发了封电报,讲马仲英这人太坏了,得把他干掉,省得以后出乱子。就这样,苏联当局把马仲英给处决了。
马仲英的失踪之谜众说纷纭,他的功过也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位年少成名的将领,虽然曾制造过动乱,但在消除新疆分裂势力方面,他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