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各方势力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抉择,当臣子存在不同意见时就会产生一些谏言,但未必被采纳。本篇就来聊聊霍性。
关于霍性的记载其实不多,只是《魏略》中收录了他的一次谏言,裴松之在为《三国志·文帝纪》做注解时就完整地引用了他的话。因而对于霍性的其余事迹无从得知,只知他最后官至魏国度支中郎将,于延康元年(220年)逝去。
《三国志》中一共收录了两位“度支中郎将”,分别是赵俨与霍性,《后汉书·百官志》中没有收录这个官职。而《通典·职官志》提到了魏国的六品官职中有“度支中郎将校尉”,七品官职中有“度支都尉”,八品官职中有“左右度支中郎将司马”,这些都应该只是度支中郎将的属官,那么在魏国的官制中“度支中郎将”应有着更高的品秩。
案《通典·职官志》,曹丕设置了“度支尚书寺”,曹魏也有相应的度支尚书,其职能是“专掌军国支计”,所以霍性这个“度支中郎将”的职能也应与军国财政筹划有关。
“至魏文帝,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通典·职官志》
延康元年六月,当曹丕治兵东郊准备南征时,霍性就站出来劝谏,他以周文王为例劝曹丕不要妄动兵戈,还是应该先休养生息以稳固民心为主,一旦兴兵就有内乱动荡之忧。霍性还认为兴兵南征这种事宜危如累卵,显然他很不看好曹丕南征的结果,可能是基于魏国财政情况及预期军费消耗给出的观点。
“愚谓大王且当委重本朝而守其雌,抗威虎卧,功业可成。而今创基,便复起兵,兵者凶器,必有凶扰,扰则思乱,乱出不意。臣谓此危,危于累卵”——《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略》
偏偏霍性最后提了一句自己是感念先王曹操的知遇之恩,知道自己这话可能会触怒曹丕,但面对可能导致国家衰颓的危机他还是要坚持进谏。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拿曹丕、曹操进行对比,还意指曹丕听不进忠言,也确实触怒了曹丕,直接让刺奸拷问霍性,这也导致霍性在刑讯过程中身亡。《魏略》中提及曹丕后来醒悟但追悔莫及,只是不知是在南征前还是其后。
“臣沐浴先王之遇,又初改政,复受重任,虽知言触龙鳞,阿谀近福,窃感所诵,危而不持”——《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略》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