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外交实践?战国时代,各国对招揽有能之士都极其热心

浮华得历史 2024-12-28 18:25:17

战国,一个群雄并起、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公关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

七国争霸的硝烟中,一批批学士、策士、辩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游说列国、纵横捭阖,用自己的智慧影响着国家的命运。

从合纵连横到招贤纳士,从养士风潮到稷下学宫,我们看到了中国最早的系统化公关活动。

那么,中国古代公关的源头是什么?

——【·战国公关史·】——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战国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不到200年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与变革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

当时,统一的奴隶制政权东周王朝已土崩瓦解,分封的数以百计的诸侯、领主,经过300多年的分化与兼井,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并峙称霸的局面。

连绵不断的攻击或防御战争,胜则扩地,败则割地。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各国都在寻求各自的富国强兵之策。

与此同时,由于奴隶制度的解体,庶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解放,人口急剧增加。

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农业、手工业工具的技术改进相结合,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品有了盈余,加上城市的形成并逐步扩大,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社会繁荣景象。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状况的差异,各国统治者对内要争取团结和谐与经济发展;对外则需竭力宣扬自己,了解和寻求盟友。

加上在分封基础上兼并的各国之间,历史上存在并延续下来的较为普遍而密切的联系,因此,各国、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社会大开放、思想大解放现象。

于是在社会政治交往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公关意义的活动,蕴含有公关思想。这些公关活动,主要体现在:

——【·招士之风盛行·】——

士,是当时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以至治国齐家之术,都有独到的见解。

许多国家和社会群体的统治者,都力图从他们身上获得治国良方,把国家和领地的命运,全系于这批学士身上,纷纷招士,养士,并以养士之多作为提高身价和地位的标志。

当时最著名的,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和楚国春申君黄歇,养士均达数千人之众。

其中,虽有一些“鸡鸣、狗盗”、“任侠、刺客”之徒,但确有才能者也不乏其人。

由这些养士组成的“智囊团”,不仅给各自的领主及其宗主国出谋划策,也常奉命游说各国,以争取更多的盟友。为此,他们给养士以十分优厚的待遇和条件。

平原君赵胜有一位小妾,叽笑了一位瘸腿的养士,引起养士不满,许多人不辞而别,赵胜竟“斩美人头以谢”,从而重新确立并提高了“爱士”的名望。

齐宣王曾下令招天下著名学士到齐讲学,把他们集中安排在国都附近的稷下,食大夫禄,天下学士趋之若鹜,思想十分活跃。

到齐循王时,讲学、入学者竟达数万人,对当时齐国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关系哲理与伦理形成·】——

各学派丰富的关系哲理和伦理思想体系之中,已有“公关”的理论雏形。

经过春秋时期兴起的“百家争鸣”,到战国时期,由著名学士为中心的各个学派,大体形成了各自的思想体系。

“人和”是儒家的思想精髓之一,也是他们交往和游说的重要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良好的人际关系,看作比“抓住机遇”和“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治国之道。

墨家提倡“兼爱、尚贤”,荀子主张“人能胜天,因于合群”,以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说法,就其实质,都是“人和”思想的不同表述,它大体可分为“内求民安”、“外结盟友”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为了实现“人和”,不少士都提出各自的主张:“仁者无敌”,“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都是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手段。

孟尝君田文曾让养士冯骓为他去领地薜收息,冯假田文之名,将确实无力交息的臣民的契约当众焚烧。

归来,向田文解释说:“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可见,施仁义,塑造自己“善声”的美好形象,当时的学者就很清楚。

以“信、义”闻名的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因郤秦解邯郸之围有恩于赵,赵孝成王许以五城封之。

他的一位养士告诫他说:“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这段颇有见地的中国传统的“公关”思想,至今读之,仍兴味无穷。

在整个战国时期的七国中,秦国自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之后,发展很快,最为强大,它地处六国之西,对东方六国一直虎视眈眈。

而六国虽互有不同的矛盾,在畏秦方面却有一致之处。因此,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论者,经常游说于六国之间,并一度实现了联合抗奈。

而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论者,从秦国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力主秦国与六国中的一国或数国结盟,以分化六国的合纵。

还有一个叫乐毅的魏国之士,在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天下士”的感召下,借出使燕的机会,被礼为亚卿,并亲自为燕王游说,联合赵、魏、韩、楚各国,大败东六国中最强大的齐军,为弱小的燕国报了世代宿仇。

在整个战国时期的近200年间,各国之间的战争时起时辍,关系有张有弛,但“争取盟友、减少树敌”一直是各国对外“公关”的基本思路。

——【·策士游说辩士云涌·】——

当时诸多学士,游说各国,辩论成风。他们接触面广,流动性大。战国时期,作为士阶层的儒、墨、道、法、名、农等各个学派,学术思想不同,政治目标各异。

为了实现各自的主张,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大都周游列国,游说对象,有诸侯、领主,也有官宦、商贾,甚至庶民。他们“入国问俗,入境问禁,入门问讳”。

调查研究,尽量使自己的主张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合则留,不合则去。

因此,不少人都卓有成效,像苏秦、张仪、商鞅、孙膑、李斯……等一大批学者,都一度受到不同国家的重用,成就了一番伟业。

但是,由于不同的原因,这种自我推销式的游说,也不是都能奏效的。

士,在战国时期的“公关”活动中最活跃,他们有学识,有抱负。一方面,他们需要依附于奴隶领主或新兴的封建地主,才可能施展其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接近与了解庶民。

因此,他们的主张和采取的手段,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大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推动了纷纭繁杂的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与进步。这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

从局部看,大凡重士、用士的国家和社会群体,都获得了一定的实效。

以养士闻名的前述齐、魏、赵、楚“四君”在世之时,自己的领地及其宗主国,在面对强秦的不利条件下,通过相互之间的战略联盟,巩固了统治地位,获得了相对的安定。

那位平原君赵胜,在秦兵围困国都邯郸,民有“炊骨易子而食”之时,倾家之所有,“尽散以向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军于三十里外,直到楚、魏援兵赶到解围,免除了一场国破城毁的灾难。

特别是那位来自东周洛阳的苏泰,在游说秦惠王未被赏识之后,发愤读书,最后分别说服东方六国,实现了合纵,佩六国相印,使秦兵不敢门窥函谷关十五年。

从全局看,学士们的周游,频繁的“公关”活动,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作用更不可低估首先,是推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生产力的提高。

战国时期,随着奴录制社会的崩溃,加速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手工业和商业也开始兴起。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派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像荀卿、农家的农耕理论;商鞅的“重本轻末”战略决策;吕不韦以大商贾身份被尊为相,对说服各国统治者支持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巩固了地主和领主阶级的统治,都起到了历史公认的作用。

其次,促进了学术的“百家争鸣”和社会开放的态势,加上春秋时期以来长期战争带来的兼并,形成了绵长而广泛的文化交流和融汇,使周王朝初期还处于蛮荒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若千少数民族,接受了较为先进的华夏文明,莫定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及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并进而绵延至今,久盛不衰。

尤为重要的是,在列国争霸的过程中,地处西部东周王朝时期还相对落后的秦国,由于自秦孝公推行卫公子公孙鞅变法之后,六任臣相,除当时就号称“智囊”的棂里子属于秦宗室之外,其余王相,均为外“宦”。

他们仍然尽心竭力,治理国家,实现了国富兵强,并适时调整了以“连横”为指导思想的对外政策,分化了曾一度“合纵”的六国,予以各个击破,终于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并得以法诸后世。

这一过程,虽为历史的必然,但从历史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以士为主的知识阶层有效的“公关”活动,在其中不容忽视的历史贡献。

0 阅读:4

浮华得历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