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北大等各重点高校陆续发布扩招消息,国家发改委宣布2025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力争增加2万人!
那么,清华北大扩招反映出哪些关键信息?本科扩招是否对强基计划有所利好?2025年强基仅剩半个月考生家长要如何布局?今天为大家详细解读分析,一起来看!
清华北大2025本科扩招300人!
0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据悉,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
02北京大学
2025年,北京大学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新增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学校规划发展方向、突出北大优势北大特色,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

清华北大2024强基招生占特招50%以上

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共录取约900名同学,被录取至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强基计划书院,占整个内地招生25.7%,占清华特殊招生53.35%。
北京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共录取约900名同学,占整个内地招生29.98%,占北大特殊招生58.48%。
简析:
1️⃣扩招后清北招生情况预估
2024年清华大学内地招生约3500+人,2025年扩招后,预计招生近3700人;北京大学2024年内地招生约3002人(不含医学部937人),2025年扩招后,预计校本部招生3150+,加医学部招生预计超出4100人!
2️⃣高考人数增加,裸分进清北竞争激烈
据悉,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较上一年增加上百万左右,扩招的300人对众多考生来说少之又少,裸分进清北已经越来越激烈。
在此情况下,势必会有更多人关注到强基计划这一特殊可降分、可保底、可破格的特殊招生路径,这也让一直关注强基计划的考生家长面临新的挑战与竞争。
3️⃣清北2025扩招与强基培养不谋而合
在清华与北大的扩招说明中,都着重强调了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而这一点,与强基计划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战略方针不谋而合。
不妨大胆预测,在扩招中重点强调与强基目标相通的培养理念,清华北大2025年扩招政策极大可能影响着强基计划的招生,甚至可能将扩招计划的一部分名额投放至强基计划招生中。
4️⃣重视新兴前沿领域,强基专业会有新突破吗?
在清华北大扩招说明中,清华大学强调将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则强调将重点围绕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培养。
在清北强基计划录取培养中,清华大学采用依托书院制,双学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则采用通识教育+专业课程,同时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阶段选修和跨学校选修,提高学生的学科交融能力。
清北的强基培养模式与扩招计划的重点方向存在着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等诸多相似点。另外,2024强基计划又有多个新专业强势加入,而转段时,部分高校早已开放人工智能专业。在今年deepseek横空出世的情况下,让人工智能再次掀起热潮,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是否会迎来大突破?人工智能专业有可能成为强基招生专业吗?
考生家长目标清北强基如何准备?
无论强基计划是否扩招,高三与低年级考生都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01高考成绩至关重要
在高三生竞赛、营期活动都已经定型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高考成绩。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由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择优确定,综合录取成绩中,高考成绩占比也高达85%,哪怕是金银牌破格生,最终破格录取仍以综合成绩为依据,因此想要冲击清北强基,一定要保持高考成绩稳定,有所提升再好不过。
02关注招生动态,做好院校专业选择
距离强基招生简章发布还有半个月,这时候考生家长一定要紧盯高校招生动态,获取一手消息就有可能领先一步。同时要做好院校专业选择,更利于接下来的报考与校测,针对性准备。
03重视强基校测备考
清北强基的校测难度一般来说达到竞赛水平,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思维能力。
在备考时,要多做往年的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掌握解题技巧。同时,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04低年级注重过程性考核
对于高一高二等低年级考生来说,在打好文化课成绩基础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拓展,积极参加目标专业学科竞赛,以及清北组织的各类清北营期活动,丰富阅历、拓展知识面,为参加强基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清北招生方式很多。除了高考统招、强基计划,还可以通过保送生、数学领军计划、数学英才班、物理攀登计划、物理卓越计划等方式进入清北。这更要求考生和家长了解各招生方式的要求和特点,结合自身特长,把握每次可能上岸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