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学生也考家长!

茂材聊教育 2025-03-29 06:22:33
“高三考学生、更是考家长”很多人对此深表同感!的确,对于家有高三生的家长来说,这一年是特殊时期,从照顾孩子的身心到饮食,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到专业兴趣等都是对家长们的考验。 家长要做到6不要 1、不要唠叨不休 有些家长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无休止地唠叨。 比如: 整天用“要为父母争口气”之类的话刺激孩子。 不时督促孩子,要抓紧时间做作业。 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边唠叨要刻苦呀、努力呀。 不断唠叨孩子这么不听话呀。 千百次地说考不上大学没有出息呀。 无数次地比谁家孩子比你学习好呀。 甚至有的家长还踩凳子、趴门缝偷看孩子是不是在学习。 你让孩子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类似的话,做的都是让孩子极其反感的事。 这种做法,这种不信任,只能是影响孩子的心情,让他不能好好学习,甚至还会造成双方的矛盾。 因此,对孩子表达关心要看准时机,适时适度,可以选择在他们休息、放松,心情比较好的时候; 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否则既没有实际效果,又会给孩子以不被信任的感觉,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平时也要有意识地杜绝唠叨,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及生活环境。 2、不要过度关心 有一个调查,“你最喜欢家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和“你最喜欢家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 可见,孩子不欢迎我们过度的关心。 其实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无关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 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无论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要装出一副无关紧要、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最好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要认真地“察言观色”,巧妙应对。 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要过多,反差不要太大,要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就行,可以让孩子在星期天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有些家长朋友不明白,让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有好处。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扫地、洗碗、洗衣服,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适当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 3、不要盲目攀比 有些家长朋友总是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够优秀,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经常把亲友同事家名列前茅的孩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会有好效果。岂不知,这样效果更糟。 所以不要总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如何有出息的话,这样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压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习、对高考产生恐惧、厌恶,更加不利于复习和考试。 4、不要期望值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成绩和智力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为家长长脸,为家族争光。 目标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使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5、不要过度焦虑 以往很多家长从孩子一进入高三就如临大敌,自己先有了变化: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不能寐。 家长们怕孩子的成绩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没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费时间,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复习,怕孩子在这段日子里谈恋爱,怕孩子到高三了还不上心、不着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反正是整日地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焦虑不安。 不知大家想到过没有,我们的情绪可以直接传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就来自于关爱他们、呵护他们的父母。许多时候,作为父母的,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孩子压力的主要来源,在孩子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充当的不是一个减压者,却是一个施压者。 家长经验分享 从家长的角度分享三句话: 守护好孩子的担当高三是孩子走向成年的重要一年,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担当,虽然孩子们的肩膀还稍显稚嫩,毫无疑问,这个担子他们必须自己挑起来。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代替,却可以守护,鼓励他们任何时候不要松懈,更不要逃避,通过高三的辛勤付出历练自己的担当能力。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担当不是空洞的励志口号,是严谨的细节,是具体的行动,体现在切实的学习计划中,体现在完成学校老师的要求中,体现在与同学的互助互帮中,体现在持之以恒的毅力中。 话又说过来,人都有脆弱的时候,何况处于长期紧张状态的孩子?我们家长应细心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欣赏,守护好他们的担当。 自觉与学校分工合作大家关心的高三教学备考安排,那是学校多年积累的成熟体系,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不夸张地说,只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学校安排和老师要求做到位,高考成绩肯定是优异的。 所以这方面我们家长尽可放心,专心扮演好家长的角色,自觉和学校形成分工合作。 我认为家长要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引领,二是后勤保障。 我们让孩子担当,首先我们家长自己要担当,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和承担,不躲闪不牢骚不抱怨,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引领。 关于后勤保障,大家肯定各有高招,不过除了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关爱,还可以承担起高校报名的大部分工作、提前研究专业志愿等。 不妨超脱一点高三要说家长一点不紧张不大可能,除非事不关己。估计现在许多家长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听到过各种招考信息了。有信息是好事,但碎片化的信息、甚至有些偏颇的信息只会让我们无所适从,自乱阵脚甚至产生焦虑。 我们家长本应该为孩子屏蔽干扰,这要求我们自己要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不是占得了多少先机,而是父母的格局。 我们应尽可能淡定从容,一步步陪孩子耐心走下来。 温情是最坚强的意志,朴实是最简洁的名片,执着是最深情的拥抱,包容是最耐心的等待。 等待,花会静静地开。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