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退休老人发现,身边突然冒出一群“养老规划师”,号称能帮你把晚年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可你知道吗?这些打着专业旗号的人里,藏着不少“披着羊皮的狼”——有人盯上的不是你的养老需求,而是你的存款!

咱们先说说这行的乱象。现在市场上所谓的养老规划师,十个有九个和养老没半毛钱关系。保险公司招的其实是卖保险的,养老院招的是推销床位的,养老公寓招的是卖房子的……更过分的是,有人打着“高端养老方案”的幌子,哄着老人预付几万甚至几十万,结果钱一到手就玩失踪。这些套路,说白了就是把老年人当韭菜割。
为啥这种乱象能成气候?还不是因为现在养老需求太火爆。现在老人手里有点积蓄,子女又忙得顾不上,找专业人帮忙看起来挺靠谱。可问题在于,养老规划涉及医疗、金融、法律多个领域,没两把刷子根本干不了。某些培训机构就钻这个空子,喊着“零门槛月入十万”的口号,其实就为卖几千块的速成课——你猜怎么着?这些课程连养老院都没进过的人都能教!

更扎心的是,这行到现在连个正经“身份证”都没有。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压根查不到“养老规划师”这个职业,说白了就是个草台班子。那些号称能给你做“全生命周期规划”的,可能连老年人常见病都说不全。有老人花大价钱买的养老方案,最后发现就是把市面上的保险产品打包卖,这和菜市场捆着卖的烂菜叶有啥区别?
不过话说回来,正规的养老规划确实该存在。现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花样百出,光广州就有上百种养老套餐,别说老人了,年轻人看着都眼晕。要是真有懂行的专家,能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经济实力量身定制方案,那真是件好事。但现在的状况是,耗子屎坏了一锅粥——九成骗子带着一成老实人一起沉了塘。

国家最近已经开始整顿这个行业。广东等地试点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黑名单”,逮着虚假宣传的直接全网曝光。有些城市还搞起了政府背书的养老服务平台,像买菜一样明码标价,老人点点手机就能查到正规机构。要我说,早该这么干了!那些忽悠老人买理财产品的“规划师”,现在可要掂量掂量了。
咱们老人攒点钱不容易,遇到张口就要预付款的,千万多个心眼。记住三个“绝不”:绝不签看不懂的合同,绝不往私人账户打钱,绝不轻信“稳赚不赔”的养老项目。真要找养老规划,先去街道办的养老服务中心问问,那里可都是政府筛选过的正经机构。千万不要随便相信对方,让自己的养老钱打了水漂。

信息来源:
本文综合自《南方日报》2025年4月23日专题报道《“养老规划师”别打错算盘》,数据参考国家卫健委《银发经济蓝皮书》、广东省民政厅官网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