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并废除了沿袭千年的丞相制度。令人不解的是,“丞相”一职明明可以解决朝中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可以为皇帝背锅;为何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创下这亘古未有之事呢?
其一,避免被权臣架空胡惟庸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之后,开始变得嚣张跋扈,很多事情不上奏便自行裁决,而且还结党营私;引得明太祖极为不满,有架空皇帝之嫌。
历史上被权臣架空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霍光、王莽等等,朱元璋深知其中危害;为了不给后世儿孙造成影响,所以不得不废除宰相制。
其二,集权朱元璋与胡惟庸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皇权与相权之争;废除了宰相制度,就可以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一个独断专行的帝王。
设“丞相”一职有好处,也有弊端;虽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但同时在明朝也衍生出了另外一种类似丞相的制度——内阁。内阁的话事人叫内阁首辅,权力与宰相差不多,甚至还可以架空皇帝,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万历首辅张居正。
朱元璋此举,是万变不离其宗,只不过换了一种叫法而已;废除丞相,对明朝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
后世的帝王,为了压制文官集团,不得不启用宦官;用宦官来强化皇权,势必会引得文官集团强烈不满,最终导致大明亡国。不知这种情形,明太祖朱元璋是否早已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