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城市逐渐迎来严寒的冬季,雪花飘落,新能源汽车的隐藏式门把手再次成为车主的“心头大患”。每年这个时候,许多车主都会遭遇车门打不开的窘境,甚至有因门把手冻结导致迟到被扣全勤奖的案例。更有车主为了打开门把手,费尽心力刮雪、铲冰,甚至拿着热水壶下楼,进行“攻坚战”,努力解冻车门。
这一现象背后,暴露出隐藏式门把手在寒冷冬季的“隐患”。但实际上,隐藏式门把手不仅仅是冬季才会“出错”,它的设计本身也潜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暗雷”。例如,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精巧,给车辆外观增添了未来感,但也常常会因误操作被夹住手指,这对于车主来说无疑是一种隐形的危险。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如此热衷于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其实,这一设计的起源并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而是源于超级跑车。最早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是1956年奔驰300SL,这款车的设计师为了追求更低的风阻和更高的速度,将门把手隐藏,降低了空气阻力,从而提升了车速和性能。此后,兰博基尼、迈凯伦等高性能跑车纷纷效仿,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设计的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逐渐崛起后,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也成了“高档车”的象征。特斯拉是首个将这一设计大规模应用于量产车的品牌,其Model S就采用了这种门把手设计。如今,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几乎所有车型都配备了隐藏式门把手,消费者也越来越习惯这种“未来感”十足的车门开关方式。
从视觉效果来看,隐藏式门把手确实能带来科技感和流线感,但其真正的“卖点”往往被包装为降低风阻、提高续航。一些车企在宣传时指出,隐藏式门把手能够减少车辆的空气阻力,从而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经过一些研究,的确有数据显示,隐藏式门把手在高速行驶时能够节省一部分能量,帮助电动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续航。
随着使用问题的频发,隐藏式门把手的“副作用”逐渐浮出水面。它的结构复杂,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和电控部件,这使得它在维修时成本较高。如果在冬天车门被冻结,车主往往需要手动解冻,甚至采用一些不太建议的方法,如用力敲打车门,这样不仅增加了车主的麻烦,也容易损坏车门的电控系统。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性也成为了热议话题。在突发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的使用方式可能会对救援产生影响。2019年,一起特斯拉Model S车祸中,急救人员因未能及时找到车门把手,延误了救援时间,导致司机不幸丧生。这个案例引发了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质疑,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普通人可能无法迅速找到并使用这一特殊设计,从而影响救援速度。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一些汽车厂商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