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券商之间的频繁并购?

诗珊看商业 2024-09-08 02:11:27

自官方给了一个金融政策,也即打造中国金融“航母”,券商之间的并购就正式拉开序幕。因此,催化券商之间并购的驱动力就是:金融航母。

什么是金融“航母”?

中国人的癖好就是喜欢大,国企的发展追求的就是做大做强,大部分券商都是国企,券商公司那么多,大部分都是中小券商,那就让券商合并,可以是两家合并,也可以是三家、四家、五家,两家中小券商合并了,不就可以成为一个中大型券商了吗?所以这种“大”,本质上还是从规模上来定义。

金融航母效仿的是谁?新加坡淡马锡。众所周知,淡马锡的投资战绩自成立以来,取得了稳定收益,即便从不公布财务报表。淡马锡模式的成功,也让管理层明白一件事,投资机构不一定非得多,但是需要对金融机构有绝对的控制力,这样的话,才能获得“收益”。

国内是否有类似淡马锡的国有投资机构?肯定有!比如中央汇金、证金、中投!既然已经有了,为什么管理层还要打造中国金融“航母”呢?这个切入点是围绕券商来展开的,中国大部分券商都是由地方控制的,而不是全部由“中央”直接控制,而且,很多地方都有几个券商公司。所以,针对券商的整合,首先就是从数量上做减法,然后根据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做针对性的布局,这个思路,好像是在下一步大棋,最后就是都要划归“中央”进行直接管理。

为什么要从券商行业做整合呢?

因为券商行业的风险是当前金融行业领域最大的!中国股市从1990年诞生以来,因为制度的不健全,积累了很多顽疾,尤其是不断搞金融创新,反而自我创造了很多“系统性风险”。注册制以来,上市公司扩容的非常厉害,使得A股上市公司直接到了5300只,而这新增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都是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完成的。还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现存的5300多家上市公司质量堪忧,细想起来,后背就得冒凉风。

股票市场里面的上市公司有严重的问题,直接的始作俑者就是券商为首的服务机构,也就是说保荐机构联合审计、律所、会计等,跟上市公司同流合污,进行造假。当前,监管层面主导的就是严监管,对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进行高压打击,发现一个造假问题,都会牵扯到券商,而且一家券商可能涉及到N个造假问题。在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的同时,对券商的违法行为,也不能手软,但是券商机构毕竟是金融部门,暴露风险的话,风险会有传染性,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既然大部分券商都是上市公司,未上市的券商都是小型券商,那就通过资本市场,对券商行业的风险进行化解,如果大部分券商都没有上市,风险点处置的难度,就空前的大了!所以,在初期阶段,是由上市券商对非上市券商进行并购,然后过渡到中型券商间并购,直到近期,券商的头部公司海通和国泰君进行整合。

券商行业的风险非常确定,行业整合是否可以化解风险?

笔者认为:不可能!券商之间整合的是资产,也即规模上的壮大,进行数量上的削减。但是券商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是不可能因为资产整合,风险就自然消散了。整合前的风险,一定会由整合后的公司来承继,或许整合后规模的壮大,抗风险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这算是一个亮点!

券商整合是否是投资机会?

笔者认为:肯定不可能!券商间越是整合,尤其是行业头部券商之间都开始相互整合,越说明这些企业的风险非常大。如果将券商的整合行为看作是投资机会,那完全是“火中取栗”!

0 阅读:127

诗珊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