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意识到思维有局限性的6件小事情,亲测有效

陌路君知 2021-08-21 17:45:45

感觉小时候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动脑子思考应该怎么办,现在越来越把很多事情当作理所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甚至变成了我心中的一种陈规。

就在刚才,行李箱搬运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横着放,我就没动脑子也跟着横着放,行李一层压一层,等会下车就很难取下来。

其实只要有一个人把行李竖起来摆放这样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可是没有人这么做(或者说没有人想到要这么做)

比如:

1.打电话的约人的时候,你问别人“XX,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啊?”这是把决策全部甩给了别人,一般约不到的可能性大,你应该问“XX,你x月x号晚上/下周六晚上有时间吗?”,以这种帮别人做一半决策的方式问话,约到人的可能性会增加很多。——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框架效应”。

2.高中的时候在学校外边租房子住,同住的有位高三复读的大哥。某天,谈到了他一位补习班哥们,经常在白天上课时间或晚自习去学校外边上网。我问大哥:“他从哪出去的”?大哥说:“大门口直接走出去呗”。我很惊讶,又问大哥道:“他不怕门卫啊,要是门卫拦怎么办”?大哥微笑着说:“拦就退回去呗,不拦就走出去”。重要的是,那哥们不会因为某次的结果影响下一次的行动。

茅塞顿开!至今很多年过去了,当我遇到事情尤其是要和人接触的时候,经常会想起这件事。不要假想,去做,去试错。有些事情,错了也没成本。

2.学生为了申请学校,找工作,往往要找教授或者业界前辈寻求帮助,包括写推荐信,介绍潜在机遇,谈谈对行业的认识点拨几句之类的,很多人认为,学界和业界大牛很难接触,担心对方不会答应,还有人认为,“骚扰”对方会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有人认为,直接找“大牛”抱大腿成功率太低,就算成功”搭讪“对方和自己水平、地位差距太远,怎么要求对方帮助呢?

可为什么要担心呢?1. 被拒绝一次,自己又不会掉层皮,2. 学界和业界的大牛,哪个不是天天被各种勾搭,可能根本不记得被谁”骚扰“过,也不会因此有责备的心态,他们完全理解这个年轻人想要干什么,又怎么会怪你自己积极上进说不定有一天,你达到了能够与他们比肩的高度,再谈笑间说起这事,更加是拉近距离的好机会3. 虽然成功率低,但一旦成功回报高,就我自己的行业来讲,世界前几大律所的合伙人一点头,基本在本土市场想找什么实习都不愁4. 渠道越广泛、资源越丰富的人,越不在乎抖出点好东西打赏小辈。洪七公一开始这么嫌弃郭靖,随手就教一套降龙十八掌,江南七怪到是和郭靖亦师亦友,但拼尽全身本领也只能教这么几招;如果一个人只有半桶水,你问他要一杯,可真是要了他的命一样但如果对方是汪洋大海呢?

所以,勇敢地去吧。

3.高中,老师喊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很紧张,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怕回答错了尴尬老师说:你紧张什么,回答错了也没人嘲笑你后来我看别人回答错了的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的感觉

之后我就懂了很多你认为尴尬的事情别人并没有放在心上,不必太在意

4.『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揭露坏人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这两句,引人深思。

我们总是容易把好坏善恶对立起来,然而人性之复杂多变是难以揣测和想象的,行为的表现往往取决于立场和利益。

5.垃圾桶之所以是垃圾桶,是因为那是人把它当做垃圾桶的。

垃圾桶和菜筐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赋予它的意义不同。

垃圾桶本身不脏,它脏是因为人类赋予了它这样的意义,如果我一开始就把垃圾桶当做放菜的筐子,那也就不存在从垃圾桶里拿出东西就觉得脏和恶心的感觉了。

那些定义和意义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6.我喜欢在早上洗澡,但我爸妈却总是认为这是有问题的,是不对的,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没有人会在早上洗澡。我和众生不一样了,我就是错的。所以他们会说我“有病!”

嘿,真是有趣,我和别人不一样了,我就是有病。

我也会反驳他们:“没有人规定只能在晚上洗澡啊?我喜欢在早上洗,那就在早上洗。我喜欢在什么时候洗澡就什么时候洗澡啊。”

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是说“哪有人在早上洗澡的!”

因为没有人在早上洗澡,我洗了,我就是有病。

这大概算是一种“从众心理”

就好像人长大了要结婚,大人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只是说“哪有人长大了不结婚的”、“到了年纪就该结婚生子”、“你看XXX都结婚了”

可是,别人做了我就要跟着去做吗?

大人们总是给不出我想要的答案,只是说人长大了就应该上大学,应该结婚,应该生孩子,应该,应该,应该…

不,

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应该。

我的人生要怎么活,是由我自己决定的,我想什么时候洗澡就什么时候洗澡,我不想结婚就不要结婚,我才不会因为别人都去做了我就也要去做。

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只要我开心,就都是好的。

0 阅读:35

陌路君知

简介: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大声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