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尔盖茨说对了,英芯片巨头正式官宣,“断供”华为后果出现

大福趣谈历史 2022-09-02 12:54:35

在美国的要求下,许多使用美系技术的供应商,科技巨头都遵从了相应的规则。想要和特定客户做生意,得先获得美国的同意。

而且不是每一项申请都能通过审批,最终导致无法向特定客户提供产品服务,设备出货。而英国芯片巨头ARM也参与了断供,最先进的V9架构没有提供给华为。

然而ARM公司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坏消息接二连三,并且正式官宣将在全球裁员近千名员工。ARM还有何出路呢?ARM这样的遭遇被比尔盖茨说对了?

英芯片巨头雪上加霜

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ARM不参与芯片制造,也没有推出过什么芯片设计产品,但它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全球大部分的芯片设计厂商都需要ARM架构来设计芯片,如果没有ARM,大家可能就看不见麒麟、骁龙、A系列、天玑等芯片产品了。

按理说这家垄断移动终端芯片架构市场的公司,应该风光无限,业务势头迅猛,营收利润双管齐下,屡创新高。可事实来看,并没有在ARM身上看见想象中的场景,甚至可以用狼狈,一地鸡毛来形容。这是为何?

因为ARM这几年的命途十分坎坷,先是被软银收购没过上什么好日子,然后被软银公司出售给英伟达,本以为可以迎来转机,若跟了英伟达这家行业龙头,一定能水涨船高。可惜软银出售失败了,面临难以逾越的监管压力。

若不是ARM在芯片架构市场的地位,仅凭这些事就可能被雪藏,不被引起重视。

然而ARM的坏消息进一步传来,该公司正式官宣,表示计划面向全球裁员1000名员工。

这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了,没有收购失败之前ARM被各种追捧,英伟达铁了心要将ARM收入囊中,临放弃收购之前ARM的交易价值已经达到了660亿美元。

收购失败之后,软银推动ARM上市面临地点选择的压力,恐怕IPO之路也没那么简单,然后就是裁员了。回顾过去和现在,ARM的遭遇没有一帆风顺,只有跌宕起伏。或许“断供”华为的后果出现了。

和其它顺从规则的供应商一样,ARM也参与了断供。最新的V9架构并未向华为开放,其它芯片设计公司都通过V9架构设计出更先进的芯片,而华为海思还停留在V8架构。虽然ARM嘴上说着V9架构不受美国管制,可在V9架构的授权名单中并没有出现华为。

不过好在ARM架构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除了ARM之外,华为已经在部署RISC-V架构平台了,再加上华为面向NPU自研了达芬奇架构,短期来看影响是不大的。

ARM还有何出路?

ARM走到这一步,其实并不意外,因为ARM从始至终都是处在被动的局面。被软银公司收购的ARM,需要按照软银公司的布局决策去调整改变战略方向。

而在全球客户市场,来自美国的技术也应用到了ARM身上,就算没有美系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自主化,也难以摆脱对方施加的压力。好在英伟达没有收购ARM成功,要不然一旦ARM成为了美国公司,情况更加难以预料。

可尽管如此,ARM的被动局面并没有化解。现在已经用裁员缓解压力了,说明ARM已经在收紧业务部署,准备进行长期的刻苦攻关。那么ARM还有何出路呢?

目前来看,就只有一条上市之路了。英伟达已经验证了收购方案不可行,未来也未必会有第二家公司站出来收购ARM,而且软银公司也不会再次浪费大量时间去做没有意义的事。

所以软银公司将ARM推到上市这一条路,而且对ARM的期望还不小。据悉,软银公司为ARM的上市寻求600亿美元的估值,如果ARM以这样的估值成功上市,或许有可能实现翻盘。

英特尔,高通等公司都表达出对ARM的兴趣,若IPO顺利,这些芯片巨头有可能参与注资,收购ARM的股份,成为ARM公司的一份子,以此来确保使用ARM架构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当然,有出路是一回事,能不能走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以ARM的体量,再怎么说也是世界级的巨头,推动上市所选择的地方就存在争议。

更何况ARM自身风波不断,存在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假设ARM已经上市,而突然传来裁员的消息,市值股价必然会受到波动。

软银公司当然明白这些问题,寻求600亿美元估值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可ARM还值不值这个价,明眼人都能明白。

写在最后

从ARM的遭遇来看,真被比尔盖茨说对了,断供只会让他们失去高薪工作,还让中国自给自足。现在中国许多芯片设计公司开始重视RISC-V架构的研发,如果将来情况再次发生变化,也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转发。

5 阅读:273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