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鉴宋朝人·8·只因生为先皇子:自刎赵德昭

赵德昭(剧照)
赵德昭,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匡胤原配贺氏所生。《宋史·列传第三·宗室一》记,宋太祖共生有四子,其中长子德秀、三子德林早亡,次子德昭、四子德芳成人。德昭成为宋太祖事实上的嫡长子。
能够成为当今皇上的嫡长子,这在德昭,自是好事——在“今上”驾崩之后,按照历代立“嫡”即先皇原配的儿子、立“长”即先皇原配所生儿子中年龄最大者的“政治规矩”,他应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以登上皇帝的宝座。然而,德昭的成为今上嫡长子,却很不幸——当时的皇位继承问题既不简单,更遇上了一位抢他之先登上皇位,且心胸狭窄、心地不善的叔叔。
关于宋太祖身后的皇位继承,一种说法是,太祖的母亲杜太后曾经有所安排,定下了太祖死后由其弟弟赵光义继位、光义死后由其弟光(廷)美继位、光(廷)美死后由德昭继位的“金匮之盟”。如此,则德昭的皇位继承人排序延至第三,且不是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的亲生儿子,那么在太祖过世,他的两位叔叔如果有了自己的儿子且有了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德昭继承皇位的想法,德昭的结局将是什么?
更何况,宋太祖赵匡胤也未必没有把赵德昭培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进而让德昭“上位”的想法。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德昭17岁,按照历代的制度安排,德昭应“出阁”,即封王,离开皇宫,自建府邸。但太祖认为,德昭年龄还小,他在官爵、职务上的“进步”,需循序渐进,一步步来,所以,当时只是封他为无职掌、不驻本州的从五品之贵州防御使;而到了开宝六年(973),德昭26岁,即晋封其为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拥有了官阶二品、有“使相”即在外任职的宰相衔位的大员,期间,在南越国主钱俶到汴梁朝拜太祖时,还曾让德昭代表朝廷予以接待。

宋太祖
这不免令人思忖:太祖是否在让德昭“学农、学工、学军”,为让德昭将来继承大统而对其进行全面培养?也就不能不让德昭的两位同样拥有“接班权”的叔叔、特别是后来“抢班”成功的太宗有所猜忌了。
而且,当时和后世,都有人对杜太后所做安排是否真的存在,抱有怀疑,对赵光义的继位,产生了“斧声烛影”的说法,怀疑其继位为“弑兄”而来。
如果这一事实真的存在,则太宗对德昭的忌刻,将会多么深刻、阴沉?
但无论杜太后的安排是否存在、赵光义的继位是否合理合法,赵德昭在太祖死后的皇位竞争中,终是败了。
宋太祖过世,宋太宗继位之后,德昭的地位,愈加微妙而尴尬。太宗继位的第一年,即将其改任为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尹,移镇永兴军(军,宋代设于军事重区的行政区,略同于州;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尽管同时加封其为侍中、武功郡王,官阶高至一品,且德昭不管担任兴元府尹还是京兆府尹,实际都不去当地主政,只是担个虚名,但毕竟还是换了“防地”。
而到了太宗继位的第四年,即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亲征幽州(今北京)打了败仗的时候,这种尴尬、微妙氛围之下的危机,终于爆发。太宗在幽州附近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大败于契丹,太宗与宋军、宋军各部之间相互失散,一些统军将领以为太宗已死,竟想推戴当时被太宗带在军中的德昭为新的皇上。太宗听说后,“不悦”。
更有甚者,败归汴梁的太宗因为战事失利,很长时间没有对参战的将士给予封赏,德昭受人鼓噪,竟对“叔皇”进言,要求落实。
太宗大怒,直接斥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为晚!”
德昭听到叔皇的话,顿感“惶惧”,既恐慌又害怕,一言不能发,闷闷走出宫城。
这对德昭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又是怎样的一种压力?在回家的路上,德昭问身边的随从:“你们谁带着刀?”随从均回答没有。
回到家中,德昭一个人登上用作读书、休闲的后楼二楼,在书房用一把水果刀自刎而亡。
宋太宗得知消息,急匆匆赶到德昭家,抱着德昭的尸体大哭:“痴儿,何至于此!”傻孩子,你何至于这样!
然而,德昭真的是“傻孩子”吗?“被推举”而未主动向太宗说明,进言封赏将士,固然均属极大的不明智,但在当时情势之下,即使德昭再明智、再谨慎、再小心、再避事,结果又能如何?皇位自然是不用想了,尚能得善终么?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永光元年(465),皇帝刘子业要清除“威胁”,杀同父异母的弟弟新安王刘子鸾,刘子鸾只有10岁,听到“圣旨”,悲愤地对左右侍从说:“愿后身不再生帝王家!”
只要是先皇的儿子,德昭头上悬着的那把生死之剑,就时刻都有可能砍将下来,更何况他是先皇的嫡长子,还曾被人谋立过!
不知德昭自刎前最后想到的,是不是534年前刘子鸾最后说过的那句话?

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