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逼中国动真格?美迈出危险一步,特朗普口风巨变,事情不简单

鲁都耀紋 2025-02-11 15:11:41

据界面新闻报道,美国邮近期公告,自当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信件不在此列。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所折射出的中美关系动态更是耐人寻味,尤其是特朗普在这一过程中的态度转变,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美国邮政(资料图)

美国邮政作为美国最大的民用邮政机构之一,其这一举措看似针对的只是包裹接收业务,实则暗藏玄机。从物流运输的占比来看,美国约90%跨境包裹目前是通过顺丰、UPS等私营物流商运输,并非依赖美国邮政(USPS)。也就是说,从实际运输量的角度出发,USPS停收包裹对中美跨境物流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象征性意义。然而,这一象征意义背后却与特朗普政府最新生效的贸易政策紧密相连。

美国邮政(资料图)

此前,美国存在一项“小额豁免”政策,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可免除关税且无需详细报关。近年来,受益于这一政策,中国通过“小额豁免”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从十年前的约1.4亿件一路飙升至去年的逾10亿件。这些包裹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商行业,像Temu、Shein等中国电商类APP在全球迅速崛起,其中不少商品借助“小额豁免”进入美国市场,受到当地消费者的青睐。美国邮政此次暂停接收相关包裹,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中国电商产业而来,试图通过此举打压中国海外电商的发展,进而对中国在经贸领域施加压力。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格外引人注目。此前,面对中方在稀有金属、关税等方面的有力反击,美国损失惨重。中方对美方能源、大排量汽车加征关税,实施稀有金属禁令,还将美方诉至世贸组织,这些举措直击美方要害,让美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在这种情况下,2月4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宣布,美总统特朗普期待在未来24小时内和中方高层进行会谈,释放出明显的“服软信号”,试图通过对话让中方取消反制措施。

特朗普(资料图)

但局势很快发生反转。美国邮政发布暂停接收包裹通知后,特朗普态度大变,公开宣称不急于和中方通话。美方自以为这一举措是一张“王牌”,能够对中国造成巨大压力,配合之前的加征关税政策,或许就能逼迫中方妥协。但实际上,美方此举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美国民众的角度来看,中国商品凭借性价比优势,长期以来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且价格实惠的选择。美国邮政的这一禁令实施后,美国民众今后将难以像以往一样便捷地购买到这些中国商品,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因为原本通过美国邮政运输的小额商品,若要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只能选择其他成本更高的物流渠道,而这部分新增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一步推高美国本就严峻的通货膨胀水平。

从中国电商产业的角度分析,虽然短期内业务会受到冲击,但长远来看,影响并没有美方想象的那么大。即便当前小额商品通过美国邮政邮递受阻,只要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依然存在,这些商品依然会通过其他途径流入美国。比如,商家可以调整物流策略,选择其他国际快递公司,尽管运输成本会有所上升,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生产端所受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冲。

特朗普(资料图)

再将目光放到更宏观的层面,美国近年来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动作,如关税战、科技封锁、金融制裁等,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促使中国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以半导体领域为例,中国在重重压力之下,构建起了从设计、制造到设备的完整生态链。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突破40%,照此趋势发展,2025年有望达到60%。华为昇腾芯片、中芯国际7nm工艺等成果不断涌现,标志着中国正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从技术“跟跑者”向“规则制定者”迈进。在科技领域的这场较量中,美国的制裁大棒不仅没有压垮中国,反而激发了中国的创新活力,催生出一场“去美化”革命。

与此同时,当前的中美欧三角博弈已成为百年变局的重要缩影。美国妄图通过“选择性脱钩”维持自身霸权余晖,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其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外。欧盟则在传统的经济合作模式与现实的地缘政治压力之间艰难抉择,一方面希望维持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受到美国的政治影响和压力,在中美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以体系性反制推动全球规则重构,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资料图)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在外交层面始终保持着坚定且明确的立场。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两国元首1月17日通话时,中方已阐明原则立场,双方也就开展互利合作达成原则共识。当下,中美之间需要的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等破坏双边关系的行为。这表明中国从不拒绝与美方沟通交流,但这种沟通必须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绝不容许美方一边寻求对话,一边又损害中方利益。若美方继续采取此类不当行为,只会不断降低双方的战略互信,破坏双边关系的稳定。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着世界的目光。美国若继续执迷不悟,坚持采取对抗性政策,不仅无法解决自身面临的诸多问题,还会给全球经济和国际秩序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回归理性务实合作,才是符合两国乃至世界利益的正确选择。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开放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寻求与美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机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希望美国能够认清形势,早日回到理性务实的轨道上来,与中国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28

鲁都耀紋

简介:家事国事天下事,天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