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今日呈现出冰火两重的景象,上证指数微涨0.09%,但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59%和0.63%,市场整体成交额也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减少,另银行板块却逆势上扬,特别是以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为首的四大行,其股价均在今日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银行板块的强势表现并非一日之功,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收盘,银行板块指数年内已累计上涨近18.9%,远超其他板块,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具体到个股,银行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20%,其中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的涨幅更是超过40%,表现亮眼,而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国有大型银行则展现出更强的吸金能力,年内涨幅均值达到28.3%,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尽管今日A股市场交投不甚活跃,但主力资金却在暗中布局,悄然抄底,数据显示,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和中证500ETF的成交量均在今日显著放大,显示出有神秘资金正在进行大中小盘的全面抄底


事实上,自今年6月以来,股票型ETF就持续吸引着超过千亿元的资金流入,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热点,资金的持续涌入也使得一些ETF规模迅速增长,截至7月12日,已有24只股票型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更有5只ETF规模超过千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ETF的青睐

在规模突破千亿元的ETF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2211.66亿元的规模位居榜首,易方达沪深300ETF则以1461.95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的规模也均超过千亿元,成为ETF市场上的“巨无霸”

今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知名基金经理郑泽鸿将卸任其管理的全部基金,这一消息的公布,引发了市场对于主动型基金经理未来发展空间的讨论

郑泽鸿曾因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成功投资而声名鹊起,其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在2020年和2021年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成为当时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随着新能源赛道的回调,押注单一赛道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华夏能源革新近三年累计下跌了45%,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主动型基金经理的能力
郑泽鸿的卸任,或许只是主动型基金经理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随着ETF等被动型指数产品的兴起,主动型基金经理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挤压,数据显示,ETF这种被动型指数产品在今年更受主力资金和基民的青睐,这也给主动型基金经理敲响了警钟
杨宇接棒华夏能源革新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郑泽鸿卸任后,华夏能源革新将由基金经理杨宇接管,而其管理的其他基金则分别由高翔、王睿智和金安达接任,对于持有相关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及时了解接管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投资风格,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资料显示,杨宇的过往业绩表现并不突出,投资者需要对其投资能力进行谨慎评估,而对于郑泽鸿的离任,华夏基金在公告中并未说明具体原因,也未透露其未来的安排
银行股的未来走向是价值投资者的盛宴还是散户的陷阱?银行股的持续走强,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未来走势的热议,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拥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股息率,被视为价值投资者的首选,另银行股也因其估值长期处于低位,被部分投资者视为缺乏成长性的“鸡肋”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否应该追高银行股,需要谨慎权衡,银行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继续上涨的空间可能有限,另市场风格是否会发生转换,其他板块是否会出现投资机会,也需要投资者持续关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银行股未来走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