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树脂病治疗难?冬季清园来帮忙!

三农种植者啊 2024-12-22 06:32:34

柑橘树脂病,又称黑点病、砂皮病、流胶病,虽然不影响食用,但却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得病的果实表皮布满黑色小点,严重时连成一片,极不美观。因此,在柑橘种植管理中,做好柑橘树脂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一、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柑橘树脂病由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 (Fawcett) wolf.)引起,该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其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一种类似纺锤形的α型孢子,无色且正直;一种为β型孢子,线型且无色。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枯枝和感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暖雨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与鸟类等媒介传播。柑橘树脂病在一年中有两次发病高峰,即4~6月和8~10月,以4~6月发病最盛。此外,遇冻害、涝害,引起树势衰弱,发病重。管理粗放,肥料供应不足,施肥不及时或配合不当,园中积水以及天牛、吉丁虫等危害重,均利于发病。

二、为害症状

柑橘树脂病主要为害枝干、果实和叶片等部位,根据侵染部位和时期不同,病害名称和症状也有所不同:

枝干:流胶型:在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上,枝干被害后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裂纹,呈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有类似酒糟的气味。在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干枯型:在甜橙和宽皮桔类(如早桔、本地早、南桔、朱红桔等)上,病部皮层变为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初时紧贴木质部不立即剥落。在病肩部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隆起界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叶片和果实:受害叶片、枝干及青果表面散生许多黄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故又称砂皮病。成熟果实受害则称为蒂腐病,果实在贮藏期较多发生,先是果蒂处产生小渍状圆形褐色病斑,随后病斑扩大,向脐部发展,边缘呈波纹状,果心腐烂比果皮快,当果皮1/3~1/2腐烂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又叫“穿心烂”。

三、防治措施

柑橘树脂病采取单一防治措施效果不佳,需要综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手段共同进行。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加强桔园水肥管理,多施农家肥、有机肥及适量磷肥、钾肥、钙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对果园进行合理修剪,保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及时清沟排淤,保证桔园排水良好。注意防冻抗寒,冬季来临前采取涂白树干、堆草熏烟等方式,减轻冻害。剪除病枝,降低果园病原物基数。冬季着重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落果,早春前修剪果树带病枝梢、枯枝和枯死果梗,并携出果园集中烧毁,以防滋生侵染源。化学防治:在春梢萌发期、花落2/3及幼果期各施药1次防治叶和幼果上的病害。对已发病的枝干,采用纵刻病部涂药治疗。可选用的药剂包括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800倍液、10%氟硅唑水乳剂600倍液等。涂药时期为4-5月和8-9月,每周1次,共涂3-4次。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防治柑橘树脂病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手段。例如,某些菌株如Pseudomonas putida THJ609-3和阿氏肠杆菌E.asburiae菌株L3R3-1等已被发现对柑橘树脂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柑橘树脂病是一种对柑橘生产具有严重威胁的病害。通过加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柑橘生产的稳定发展。

0 阅读:12

三农种植者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